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97个)

  • 不为福先,不为

    bù wéi fú xiān , bù wéi huò shǐ

    成语解释:先:先驱者,带头人;始:创始者。
    不做为人民造福的先驱者,也不做祸害人类的创始人。

    成语出处:《庄了・刻意》: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

  • 敌存灭,敌去召过

    dí cún miè huò , dí qù zhāo guò

    成语解释:召:即“招”,招来。
    敌人存在,威胁便存在,可使人提高警惕,免除灾祸;放松警惕,便会招来祸害。比喻胜利后不能放松警惕。

  • 老龟烹不烂,移于枯桑

    lǎo guī pēng bù làn , yí huò yú kū sāng

    成语解释: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转祸于无辜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载:三国时有人献大龟给孙权,孙权命人煮它,烧了一万车柴都煮不烂。诸葛恪建议砍老桑树来煮,结果一煮就烂了。

  • 柙龟烹不烂,贻到枯桑

    xiá guī pēng bù làn , yí huò dào kū sāng

    成语解释: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转祸于无辜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载:三国时有人献大龟给孙权,孙权命人煮它,烧了一万车柴都煮不烂。诸葛恪建议砍老桑树来煮,结果一煮就烂了。

  • 吉凶

    jí xiōng huò fú

    成语解释:吉祥、不幸、灾祸、幸福。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

  • 兵拏

    bīng ná huò jié

    成语解释:见“兵连祸结”。

    成语出处:元《宋史・陈良祐传》:“今遣使乃启衅之端,万一敌骑犯边,则民力困于供输,州郡疲于调发,兵拏祸结,未有息期。”

  • 招愆

    rě huò zhāo qiān

    成语解释: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普天乐・崔张十六事》曲:“郑恒枉自胡来缠,空落得惹祸招愆。”

  • 兴亡

    xīng wáng huò fú

    成语解释:兴盛和灭亡,灾祸和幸福。泛指一切遭遇。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这七条弦兴亡祸福都相应,端的个圣贤可对,神鬼堪惊,俗怀顿爽,尘虑皆清。”

  • 飞灾

    hèng huò fēi zāi

    成语解释:同“横殃飞祸”。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虚脾爱使乖,也只怕粉脸香腮,引动你密意幽怀,倒做了横祸飞灾。”

  • 非灾

    hèng huò fēi zāi

    成语解释:犹言横殃飞祸。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只为那当年认了个不良贼,送的俺一家儿横祸非灾。”

  • 招殃

    rě huò zhāo yāng

    成语解释: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三折:“数遍到此,曾谏李王,李王不听,只恐怕惹祸招殃。”

  • 招灾

    rě huò zhāo zāi

    成语解释:给自己引来麻烦。

    成语出处:元・张养浩《普天乐》:“莫刚直,休豪迈,于身无益,惹祸招灾。”

  • 兵连

    bīng lián huò jiē

    成语解释: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

    成语出处:孙中山《诰诫东江叛军通令》:“数年以来,闽、粤、湘生民涂炭,曹吴二贼,实为祸首,近复启衅浙奉,兵连祸接,本大元帅已明令诸将出师北伐。”

  • 兵连

    bīng lián huò shēn

    成语解释:兵:指战争。
    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成语出处: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兵连祸深,变起都邑,六师播荡,九服震惊。”

  • 恶贯

    è guàn huò yíng

    成语解释:贯:钱串;祸:为害。
    指罪恶累累像钱串已满,末日来临。

    成语出处:唐・崔融《谏税关市疏》:“独有默啜,假息孤恩,恶贯祸盈,覆亡不暇。”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