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在中间的成语(共197个)
- 灾梨祸枣- 成语解释: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 -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至于交通声气,号召生徒,祸枣灾梨,递相神圣,不但有明末造,标榜多诬,即月泉吟社诸人,亦病未离乎客气矣。” 
- 大祸临头- 成语解释:临:光临。 
 即将发生大灾祸。-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做官到了三品时,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祸临头。” 
- 大祸临门- 成语解释:临:光临。 
 即将发生大灾祸。-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39章:“大祸临身了。他们日夜害怕的事情,落在头上了。” 
- 萧墙祸起- 成语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成语解释: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成语出处: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 
- 妻贤夫祸少- 成语解释:祸:灾难。 
 妻子贤惠丈夫在外灾祸就少。-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所以古人说得好,道是: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宽心。”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成语解释: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成语解释: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权谋》:“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也。” 
-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成语解释:易:变易,转变。 
 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成语解释:降:降临。 
 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我才脱了天条死难……又撞着这般恶魔,他来害我!” 
-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成语解释:移祸:嫁祸。 
 把祸患转嫁给别人。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嫁祸于无辜的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成语解释: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 成语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福倚祸伏- 成语解释: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 成语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择祸从轻- 成语解释:指遇到灾祸或损失不可避免时只好选择轻的,力争减轻灾祸的程度。 -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福无所用轻,祸无所用重。” 
- 乐祸不悛- 成语解释:乐:爱好;悛:悔改。 
 好为祸患并坚持不改变。- 成语出处: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