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537个)

  • 风发

    yì qì fēng fā

    成语解释: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
    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 敛息

    bǐng qì liǎn xī

    成语解释: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瞿耐庵道:‘太太说得是,说得是。’连连屏气敛息,不敢作声。”

  • 慑息

    bǐng qì shè xī

    成语解释: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成语出处:唐・卢肇《上王仆射书》:“今乃不意遇圣君贤相,以仆射为日月照临,多士莫不屏气慑息。”

  • 蓬勃

    zhāo qì péng bó

    成语解释: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成语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 冲天

    nù qì chōng tiān

    成语解释:怒气直冲天际。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四:“只落口嗔嗔忿忿,伤心切齿,怒气冲天。”

  • 冲天

    yuàn qì chōng tiān

    成语解释:怨恨之气冲到天空。形容怨愤情绪极大。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应真》:“今下方黑气冲天,我佛慧眼一观,乃是临安秦桧屈陷忠臣岳飞父子,幽魂不散,怨气冲天。”

  • 心粗

    xīn cū qì fú

    成语解释: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

  • 无力

    shǎo qì wú lì

    成语解释:气不壮,没力量。形容精神不振。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8回:“那女儿认得他父亲的声音,才少气无力的应了一声道:‘爹爹,我在这里哩。’”

  • 神怿

    shén yì qì yú

    成语解释:形容欢欣愉快。

    成语出处:清・薛福成《重建苏州南禅夺钟楼记》:“浮屠时其撞击,铿鍧朝夕,田是苏之士民神怿气愉,而瞻听益严以悚。”

  • 凌人

    shèng qì líng rén

    成语解释:凌:欺压。
    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成语出处:清・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 趾高

    zhǐ gāo qì yáng

    成语解释: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 活现

    shén qì huó xiàn

    成语解释:形容自以为了不起而表现出来的得意而又傲慢的样子。

    成语出处:《茅盾选集・委屈》:“要不是他们神气活现说‘查得到’,那她干脆就去缝制新的了。”

  • 目指使

    mù zhǐ qì shǐ

    成语解释: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指使人。形容态度骄横傲慢。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

  • 用事

    yì qì yòng shì

    成语解释: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用事:办事。
    处理事情只凭个人一时的情绪。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陈乾初墓志铭初稿》:“潜心力行,以求实得,始知曩日意气用事,刻意破除,久归平贴。”

  • 吞声

    yǐn qì tūn shēng

    成语解释:谓不喘气,不做声。形容忧惧惶恐。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孝恭《为汝南王檄魏文》:“关东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沦芜,室家颠殒,饮气吞声,志申雠怨。”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