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在中间的成语(共537个)
屏气凝神
成语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凝聚精神。
忍住呼吸;聚精会神。成语出处:清・刘鄂《老残游记》第二回:“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才短气粗
成语解释:才:才识;短:短浅;气:气质。
缺少才干,气质粗鲁。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禄山才短气粗,当此大镇,深不能胜任。”
声气相投
成语解释: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自然是声气相投,定行见用于世,各着功名,可胜欣赏。”
负气斗狠
成语解释:负气:赌气;斗狠:发狠。
恃其意气,发狠而为。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却怕是负气斗狠,逃了出来的。”
理直气壮
成语解释: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
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有气无力
成语解释:气:气息;声音;力:力气;精神。
形容气力衰弱;精神疲惫;有时形容做事没有劲头。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正不知舱中,另有个替吃饭的,还饿得有气无力哩。”
有气没力
成语解释:见“有气无力”。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七卷:“子春一心想着要那老者的银子,又怕他说谎,这两只脚虽则有气没力的,一步步荡到波斯馆来;一双眼却紧紧望那老者在也不在。”
义气相投
成语解释: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成语出处:明・崔时佩《西厢记・金兰判袂》:“同袍兄弟胜同袍,义气相投漆和胶。”
秋高气爽
成语解释:形容秋季天空晴朗;气候凉爽宜人。
成语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暗风吹乱蛩悲咽。”
颐指气使
成语解释: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
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成语出处:唐・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忍气吞声
成语解释:忍:忍耐。
吞声:有话不敢说。
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下;不能说出来。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你不如休和他争,忍气吞声罢!”
心高气傲
成语解释: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安老爷这一开口,原想姑娘心高气傲,不耐烦去详细领会邓九公的意思。”
英雄气短
成语解释: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所以一开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儿女情长。”
老气横秋
成语解释: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
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成语出处:南朝・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心平气和
成语解释: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成语出处:宋・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