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在中间的成语(共409个)
被发左衽
成语解释: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
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黄发鲐背
成语解释: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
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耈台背”、“鲐背苍耈”。成语出处:南朝・宋・宗炳《明佛论》:“虽复黄发鲐背,犹自觉所经俄顷,况其短者乎?”
披发缨冠
成语解释: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被发文身
成语解释: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
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巧发奇中
成语解释:发:射箭,比喻发言。
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
白发朱颜
成语解释:颜:脸色。
头发斑白,脸色通红。形容老人容光焕发。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绿衣黄里颠倒用,白发朱颜喜怒看。”
擿奸发伏
成语解释: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或哀矜折狱,或推诚惠爱,或治身清白,或擿奸发伏,咸为良二千石。”
扪隙发罅
成语解释:扪:摸;罅:裂缝。
寻找缝隙。指寻找可乘之机。成语出处:宋・王令《答刘公著微之书》:“今夫人爵,人之求者,犹研精苦思,扪隙发罅,以窥求门户,虽所学固不中节,然张巧射中之心不为不勤矣。”
被发徒跣
成语解释:徒跣:赤脚步行。
披散头发,赤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成语出处:《魏书・徒何慕容廆传》:“及葬,熙被发徒跣步从。”
被发阳狂
成语解释:被发:披散头发。
披散头发,装作疯狂。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杨伯丑传》:“于是被发阳狂,游行市里,形体垢秽,未尝栉沐。”
被发拊膺
成语解释:被:通“披”;拊膺:拍胸。
披散头发捶拍胸脯。形容悲愤、痛心到极点。成语出处:唐・杨炎《灵武受命宫颂序》:臣等若不克所请,与亿兆之众将被发拊膺号于天而诉于帝矣。
摘奸发伏
成语解释:摘:通“擿”,揭发;发伏:检举;伏:隐藏。
揭发检举隐藏的坏人坏事。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真摘奸发伏如神,皆此类也。”
云程发轫
成语解释: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
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擢发抽肠
成语解释:擢:拔。
拔下头发,抽出肚肠。形容自引罪贵,表示悔恨,以求宽恕。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伏顺传》:“岂有人臣奉如此之诏而不亡魂破胆,归罪有司,擢发抽肠,少自论谢?”
齿危发秀
成语解释:年高眉秀。
成语出处:《文选・任昉》:“至若齿危发秀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