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30个)

  • 通天

    tōng tiān dá dì

    成语解释:犹言顶天立地。

    成语出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三六回:“俺是通天达地,有一无二,带管本山山寨头名寨主女将军。”

  • 通真

    tōng zhēn dá líng

    成语解释:与神仙交往。

    成语出处:《云笈七签》卷四七:“太上四明,九门发精,耳目玄彻,通真达灵。”

  • 知文

    zhī wén dá lǐ

    成语解释:达:懂得。
    有才学,懂礼仪。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十回:“你既这等知文达礼,晓得敬重我……便饶你性命。”

  • 大度

    kuò dá dà dù

    成语解释:廓达:宽宏、通达。
    性格宽宏,通情达理。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 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劝谕清朝官兵暗投明檄》:“尔等抑知我天朝廓达大度,胞与为怀,不分新旧兄弟,皆是视同一体。”

  • 知书

    zhī shū dá lǐ

    成语解释:知、达:懂得。
    有文化,讲道理。形容有教养。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 知其一不其二

    zhī qí yī bù dá qí èr

    成语解释: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宋・苏轼《汉武帝论》:“知其一,不达其二;见其利,不睹其害。”

  • 刮楹

    guā yíng dá xiāng

    成语解释:楹:堂屋前部的柱子;乡:窗户。
    用密石磨柱,使精细有光泽,每室四户八窗,使光亮通达。指宽敞华丽的屋子。

    成语出处:《礼记・明堂位》:复庙重檐,刮楹达乡。

  • 通儒

    tōng rú dá shì

    成语解释: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

  • 权变

    jīng dá quán biàn

    成语解释: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
    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彧攸贾诩传》: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 不拘

    rèn láo bù jū

    成语解释:任性放纵,不受礼法拘束。

    成语出处:《晋书・阮咸传》:“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

  • 申旦

    shēn dàn dá xī

    成语解释:申:至;夕:夜。
    自夜到晨,从晨到夜。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张贊传》:“不事王侯,负才任气,见余则申旦达夕,不能已己。”

  • 分宵

    fēn xiāo dá shǔ

    成语解释:犹通宵达旦。

    成语出处:《北史・恩幸传徐纥》:“时复与沙门讲论,或分宵达曙,而心力无怠。”

  • 枕戈

    zhěn gē dá dàn

    成语解释:见“枕戈待旦”。

    成语出处:清・张廷玉《明史・吴良传》:“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 通书

    tōng shū dá lǐ

    成语解释:谓通诗书,懂礼仪。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倒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

  • 连宵

    lián xiāo dá dàn

    成语解释:犹言通宵达旦。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些王孙公子来一遍,动不动有几个帮闲,连宵达旦,好不费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