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30个)

  • 辞不

    cí bù dá yì

    成语解释:辞:言辞;意:意思。
    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成语出处:宋・罗烨《醉翁谈录・崔木因妓得家室》:“但恐小子不才,辞不达意。”

  • 辞不

    cí bù dá yì

    成语解释: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语本《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

    成语出处:语出《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 有命

    qióng dá yǒu mìng

    成语解释:穷:不得志;达:在事业上通达。
    不得志和通达都是命中注定。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平帝纪》:“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

  • 先生

    huò dá xiān shēng

    成语解释:指人心胸坦荡,头脑清醒。

    成语出处:《子不语》:“此处向不平静,自豁达先生过后,永无为祟者。”

  • 时务

    bù dá shí wù

    成语解释:务:事物;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
    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4卷:“设或不达时务,则报与田牛儿,回去告官,教他性命也自难保。”

  • 大体

    bù dá dà tǐ

    成语解释:大体:大局,整体利益。
    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袁绍不达大体。”

  • 古今

    tōng dá gǔ jīn

    成语解释:通:通晓;达:到达。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物。形容知识渊博,见闻广博。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赞》:“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

  • 不羁

    fàng dá bù jī

    成语解释:纵放旷达,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卢柟]一生好酒任侠,放达不羁,不轻财傲物之志。”

  • 不羁

    kuàng dá bù jī

    成语解释:旷达:心胸开阔,想得开;不羁:不受束缚。
    心胸开阔达观,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晋书・张翰传》:“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 了身

    liǎo shēn dá mìng

    成语解释:佛家用语,意思是对一生命运归宿看得开,无牵挂,超凡出世。亦指安身的地方。

    成语出处: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三折:“人问道亚仙的今世今生,则俺那郑元和可甚么了身达命。”

  • 守经

    shǒu jīng dá quán

    成语解释:经:正道,原则;权:权宜,变通。
    形容坚持原则而能变通、不固执。

    成语出处:蔡东藩《唐史演义》第52回:“若殿下只知守经,不知达权,将来人心失望,不可复言。”

  • 连明

    lián míng dá yè

    成语解释:见“连明连夜”。

    成语出处:《解放日报》1944.9.2:“没有鞋面,就把没有缝上袖子的一个袄襟子用了,连明达夜做了一双。”

  • 求志

    qiú zhì dá dào

    成语解释: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通儒

    tōng rú dá shí

    成语解释:见“通儒达士”。

    成语出处:《南齐书・礼志》:“汉之于周,世代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

  • 通古

    tōng gǔ dá biàn

    成语解释:通晓古代的学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经天纬地、通古达变者,其文不贵,则文学得其士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