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在中间的成语(共123个)
按甲不动
成语解释:甲:铠甲,古代战士的护身衣,引申为甲士,借指军队。
使军队暂不行动,以待时机。成语出处:《陈书・章昭达传》:宝应数挑战,昭达按甲不动。
被甲枕戈
成语解释:身穿坚甲,头枕兵器。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杂传十二・刘词》:“词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卧。”
坚甲利兵
成语解释:坚甲:坚固的铠甲;兵:兵器。
坚固的盔甲;锐利的兵器。也指装备精良的部队。成语出处:墨翟《墨子・非攻下》:“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
卷甲倍道
成语解释:卷起铠甲,急速前进。
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军事》:“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
卷甲韬戈
成语解释:卷起铠甲,收起武器。谓停止战斗。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
被甲执兵
成语解释:甲: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
兵:兵器。
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才有气干,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但微行险服,逞弄拳腕。”
丹黄甲乙
成语解释: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句读之有析,文理之不通,而俨然丹黄甲乙,衡加于经传,不已傎乎!”
铸甲销戈
成语解释: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成语出处:明・刘基《丙申岁十月还乡作》诗之七:“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
片甲不留
成语解释:甲:铠甲;古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用来防身护体的战衣。
连一片铠甲也没留下。形容全军被消灭。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3回:“为足的在此扎营,意欲等候番兵来,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片甲不存
成语解释: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成语出处:明・梁辰鱼《浣纱记・死忠》:“我夫差收楚服越……昨遣太宰先领一枝军支,与齐战于艾陵之上,杀得他片甲不存。”
胸中甲兵
成语解释:甲兵:披甲的士兵。
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成语出处:《魏书・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擐甲执兵
成语解释:擐:穿;兵:武器。
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缮甲治兵
成语解释:缮甲:修治铠甲。
比喻作军事准备。亦作“缮甲厉兵”。成语出处:《诗经・郑风・叔于田序》:“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于田。”
按甲寝兵
成语解释: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成语出处: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傅干》:“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定土分封,论功行赏。”
解甲休兵
成语解释:见“解甲休士”。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夷陵既烧,黔中方定,旋军反旆,解甲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