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在中间的成语(共152个)
病急乱投医
成语解释: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
狗急跳墙
成语解释:狗急了;能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蛮干捣乱。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不急之务
成语解释:务:事务。
不紧迫的事务。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和传》:“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墓,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气急败坏
成语解释: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成语解释:抱佛脚:拜佛。
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正是‘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各各暗笑,落得受了买东西吃。”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成语解释: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成语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一旦听说要考试了,三位大臣立时着了慌。”
事急计生
成语解释:急事临头,能想出办法来。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梁家人传》:左右劝友珪,事急计生,何不早自为图。
心急如火
成语解释: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急急巴巴
成语解释:形容急忙,紧急。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
病急乱求医
成语解释: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7章:“他真是病急乱求医!”
急急如律令
成语解释: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祭龙文》:“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急急如律令。”
临急抱佛脚
成语解释: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成语出处: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飘风急雨
成语解释:同“飘风暴雨”。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宋・郭熙淳《林泉高致・画诀》:“夏山雨过,浓云欲雨,骤风急雨,又曰飘风急雨。”
心急如焚
成语解释: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骤风急雨
成语解释: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同“骤雨狂风”。
成语出处:宋・郭熙淳《林泉高致・画诀》:“夏山雨过,浓云欲雨,骤风急雨,又曰飘风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