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52个)

  • 相济

    huǎn jí xiāng jì

    成语解释: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
    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

  • 轻重

    huǎn jí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第七卷:“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 智生

    qíng jí shēng zhì

    成语解释:情况紧急时;突然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汤升情急智生,忽然想出一条注意。”

  • 计生

    rén jí jì shēng

    成语解释: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文武同盟》:“粉墙这等高峻,如何跳得过?自古道人急计生,不免攀住这杏花梢,跳将过去。”

  • 忙忙

    jí jí máng máng

    成语解释: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匆匆忙忙。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且说鲁达自离了渭州,东逃西奔,急急忙忙。”

  • 巴巴

    bā bā jí jí

    成语解释:指勉强,凑合。同“巴巴结结”。

    成语出处:《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父子三人,正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巴巴急急,食不敷。”

  • 慌慌

    huāng huāng jí jí

    成语解释:慌:忙乱,恐慌。
    形容举止慌乱。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恰才饮得三杯,只见女使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

  • 火燎

    huǒ jí huǒ liǎo

    成语解释:犹火烧火燎。

    成语出处:《人民文学》1977年4期:“整个发电厂都火急火燎地动员起来。”

  • jí zuǐ jí shé

    成语解释:急忙插话抢着说话。

    成语出处:陈残云《深圳河畔》:“二婶好像怕她生疑,急嘴急舌地解释。”

  • 浪高

    fēng jí làng gāo

    成语解释:形容风浪很大。

    成语出处:《文汇报》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风急浪高。”

  • 火燎

    xīn jí huǒ liǎo

    成语解释:心里很急;像火在烧。急:焦急。

    成语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 远行无

    yuǎn xíng wú jí bù

    成语解释:长途跋涉不能用急速的步子。比喻完成重大任务,不能急躁。

    成语出处:《后西游记》第十回:“远行无急步。此去灵山,路程遥远,老师忙也不在一时。”

  • 智生

    rén jí zhì shēng

    成语解释: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智深见了,‘人急智生’,便把禅杖倚了,就灶边拾把草,把春台揩抹了灰尘。”

  • 偎亲

    rén jí wēi qīn

    成语解释:谓人到危急时则想投靠亲友。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常言道人急偎亲我稍知。”

  • 无君子

    shì jí wú jūn zǐ

    成语解释: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邦杰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