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387个)

  • 而动

    dài shí ér dòng

    成语解释: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 随俗

    shùn shí suí sú

    成语解释:顺应时势,随从习俗。

    成语出处:《陈书・姚察传》:“察乃博引经籍,独违群议……其不顺时随俗,皆此类也。”

  • 机不可失,不再来

    jī bù kě shī , shí bù zài lái

    成语解释: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度力

    liàng shí duó lì

    成语解释:衡量时势,估计力量。

    成语出处:《元史・太宗本纪》:“帝有宽弘之量,忠恕之心,量时度力,举无过事。”

  • 度势

    suí shí duó shì

    成语解释:随:顺从;度:估量。
    根据当时的情况审度事势的发展趋向。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可见凡事须随时度势,敢作敢为,方可转祸为福。”

  • shí duàn shí xù

    成语解释: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6章:“虽然这样时断时续地学,但他实际上早可以独立开汽车了。”

  • 八节

    sì shí bā jié

    成语解释: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成语出处:唐・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 济俗

    kuāng shí jì sú

    成语解释:匡:纠正;济:救助。
    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成语出处: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 日许

    rì xǔ shí jiān

    成语解释:见“日许多时”。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过吕城闸》诗:“一船最后知何故,日许时间独不来。”

  • 施宜

    suí shí shī yí

    成语解释:同“随时制宜”。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敕修南郊式表》:“推本知变,实有考于将来;随时施宜,亦不为乎无补。”

  • 病俗

    mǐn shí bìng sú

    成语解释:指忧虑时俗。

    成语出处:宋・曾巩《答李讼书》:“足下自称有悯时病俗之心,信如是,是足下之有志乎道。”

  • 之选

    yī shí zhī xuǎn

    成语解释:指某一时期的优秀人才。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韦抗传》:“它所辟举,如王维、王缙、崔殷等,皆一时选云。”宋・曾巩《〈范宽之奏议集〉序》:“其所引拔以言为职者,如公,皆一时之选。”

  • 度力

    chuǎi shí duó lì

    成语解释:揣度形势,估量自己的能力。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不肖揣时度力,屡欲乞归。”

  • shí yǐn shí xiàn

    成语解释:现:显露。
    时而隐没时而现出。形容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状态。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子房当烹狗藏弓之世,时隐时现,托赤松以自保。”

  • 三刻

    yī shí sān kè

    成语解释:同“一时半刻”。

    成语出处:清・李渔《凰求凤・夥媒》:“机缘凑,把愁肠暂丢,便难成,也一时三刻展眉头。”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