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在中间的成语(共514个)
真金不怕火炼
成语解释:比喻正直勇敢的人经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15章:“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东山坞永远会是太阳当空。”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成语解释: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堆金积玉
成语解释: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
成语出处: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贪欲》:“堆金积玉,来处要明。”
水漫金山
成语解释: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
成语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
水满金山
成语解释:见“水漫金山”。
成语出处: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
玉振金声
成语解释:喻文章道德之盛。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徐勉传》:“网罗经诰,玉振金声,义贯幽微,理入神契。”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回光,清风度曲,崔亭伯真龙之气,扬子云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余力。”
良金美玉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十二道金牌
成语解释:金牌:宋代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用的金牌。
比喻紧急的命令。成语出处:元《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火眼金睛
成语解释:睛:眼珠。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鸣金收兵
成语解释: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流金铄石
成语解释: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成语出处:战国・楚 屈原《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精金百炼
成语解释:比喻德才修养锻炼十分到家。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精金成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
千金难买
成语解释:形容某物的珍贵,不能用金钱买到。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腰肢未盈一掬,诚为软玉温香,千金难买,不胜欢娱。”
千金一掷
成语解释:形容生活奢侈,用钱没有节制。
成语出处:唐・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积金至斗
成语解释:积:聚;斗:北斗星。
金子堆积得有北斗星那么高。形容积累的财物极多。成语出处: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