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在中间的成语(共514个)
- 炊金馔玉- 成语解释:炊:浇火做饭;馔:饮食,吃。 
 形容丰盛的菜肴。-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 锵金鸣玉- 成语解释:金玉相撞而发声。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帝京篇》:“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 酌金馔玉- 成语解释: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 -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酌金馔玉待鸣钟。” 
- 一言为重,百金为轻- 成语解释:金:古代货币单位。 
 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指信守诺言可贵。-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 燕金募秀- 成语解释: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接待天下贤士。后以“燕金募秀”为招纳贤士之典。 -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上张侍郎启》:“伏遇留守侍郎燕金募秀,蔡屣延才,铎宣百世之文,旌集四方之善。” 
- 千金市骨- 成语解释: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幹三马次苏子由韵》:“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 千金一壶- 成语解释:壶:通“瓠”,葫芦。 
 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千金一壶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 
- 横金拖玉- 成语解释:谓官服盛装。 -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杜大将军七十寿序》:“其犹子总戎弘玮、弘场及诸孙十二人,谋相与罗长筵,考钟鼓,横金拖玉,称百年之觞。” 
- 玉叶金枝- 成语解释:指皇家后裔。 -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若是俺到官时,和您去对情词,使不着国戚皇亲、玉叶金枝。” 
- 千金买笑- 成语解释: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 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齐讴秦吹卢女弦,千金雇笑买芳年。” 
- 千金一笑- 成语解释:犹言千金买笑。 - 成语出处:宋・张孝祥《虞美人》词之六:“倩人传语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当。”明・汤显祖《紫钗记》第六出:“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蓝桥那般欢惬。” 
- 千金一诺- 成语解释:诺:许诺。 
 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拾金不昧- 成语解释:昧:隐瞒;金:原指金钱;现泛指钱物;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 浑金璞玉- 成语解释: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 成语出处:南朝・梁・梁元帝《为东宫荐石门侯启》:“点漆凝脂,事逾卫玠;浑金璞玉,才匹山涛。” 
- 心如金石- 成语解释:犹心如铁石。 - 成语出处:《后汉书・王常传》:“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