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鹿

鹿在中间的成语(共49个)

  • 未知鹿死谁手

    wèi zhī lù sǐ shéi shǒu

    成语解释:参见“鹿死谁手”条。

  • 蠢如鹿

    chǔn rú lù shǐ

    成语解释:豕:猪;蠢:愚笨。
    笨得像鹿和猪一样。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鹿奔泉

    kě lù bēn quán

    成语解释:如同鹿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 木石鹿

    mù shí lù shǐ

    成语解释:豕:猪。
    如同木头、石头、鹿和猪一样。形容愚笨无知。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冤哉!谓我木石鹿豕耶!具有口鼻,岂有触香臭而不知者?”

  • 重赴鹿

    chóng fù lù míng
  • 鹿为马

    hū lù wéi mǎ
  • 鹿自欺

    jiāo lù zì qī

    成语解释:比喻糊糊涂涂自己骗自己。

    成语出处:典出于《列子•周穆王篇》:“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

  • 鹿异形

    mǎ lù yì xíng

    成语解释:用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

    成语出处:《后汉书・崔琦传》:“反复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将使玄黄改色,马鹿易形乎?”

  • 鹿姑苏

    mí lù gū sū

    成语解释:糜:鹿的一种。
    糜鹿游姑苏台。比喻亡国。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糜鹿游姑苏之台也。

  • 鹿郡公

    sān lù jùn gōng

    成语解释:三鹿:合起来是“麤”(粗)字。
    形容人的粗心大意。

    成语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三鹿郡公》引《幽燕记》:袁利见为性顽犷,方棠谓袁生已封三鹿郡公,盖讥其太粗疏也。

  • 妄指鹿

    wàng zhǐ lù mǎ
  • 鹿寻蕉

    fù lù xún jiāo

    成语解释:覆:遮盖;蕉:同“樵”,柴。
    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 鹿为马

    yǐ lù wéi mǎ

    成语解释: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成语出处: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以鹿为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

  • 鹿道马

    zhǐ lù dào mǎ
  • 鹿共逐

    shī lù gòng zhú

    成语解释:失:失去;鹿:指帝位;逐:追赶。
    失掉帝位,天下大乱,人人争着追逐。比喻失去政权后,天下大乱,各路英雄争夺帝位。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