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在中间的成语(共688个)
有头无尾
成语解释: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指说话做事不完整。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若是有头无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岗头泽底
成语解释: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
成语出处:唐・元稹《去杭州》:“骏骨凤毛真可贵,岗头泽底何足论。”
交头接耳
成语解释:交头:头挨着头;接耳:嘴挨着耳朵。
头挨着头;嘴对着耳朵。指凑在一起低声说话。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三头两面
成语解释: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描头画角
成语解释:比喻刻意模仿,毫无新意。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阮亭之意,必欲其描头画角若明七子,而后谓之窥盛唐乎?”
贼头贼脑
成语解释: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清・李渔《玉搔头・奸图》:“后面跟了一个贼头贼脑的人,毕竟是个奸细。”
刀头剑首
成语解释:极喻危险的境遇。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苕上吴子德舆作丁丑纪闻诗六首盖悲余之逮系而喜其狱之渐解也感而和之》之五:“刀头剑首度冬春,欲杀何当有百身。”
肥头大耳
成语解释:肥肥的头;硕大的耳。形容生活优裕;保养得好。旧时也指人长得福相。今多用于贬义。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的肥头大耳。”
油头粉面
成语解释:形容人打扮得俏丽妖艳。
成语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粉面油头,便是非灾横祸;画阁兰堂,便是地网天罗。”
摇头摆尾
成语解释:①摇动着脑袋;摆动着尾巴。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②摇晃着脑袋;摆动着身体。形容轻狂得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
虎头虎脑
成语解释: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
成语出处:老舍《赵子曰》:“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
草头天子
成语解释:强盗的头领,旧时亦指入山聚众起义的首领。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牛头马面
成语解释: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成语出处:《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蒙头转向
成语解释:蒙:迷糊;昏迷;转向:迷失方向。
形容头脑昏迷;不清晰。成语出处:老舍《神拳》第一幕第二场:“刚一动手的时候,我有点蒙头转向的。”
晕头转向
成语解释: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
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