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在中间的成语(共132个)
- 地主之谊- 成语解释:即招待外地来的客人;当地主人应尽的义务。地主:当地的主人。 
 谊:情谊。-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 盗憎主人- 成语解释:主人:物主。 
 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盗怨主人- 成语解释: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 北道主人- 成语解释: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与“东道主人”同义。 -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晨传》:“光武曰:‘伟卿(邓晨)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 
- 择主而事- 成语解释:事:侍奉。 
 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窝停主人- 成语解释:藏匿盗匪、赃物的人或人家。 -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癸志・李五郎》:“为盗有求不惬,诬为窝停主人,诉于郡,不见察,故陷党中。” 
- 本本主义- 成语解释: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 -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 
- 主观主义- 成语解释:由脑子或感官感觉内部的条件而引起而不去根据客观情况加以分析的处事方法。 - 成语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 名从主人- 成语解释: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 - 成语出处:《榖梁传・桓公二年》:“孔子曰:‘名从主人,物从中国。’” 
- 自作主张- 成语解释: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做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 
- 监主自盗- 成语解释: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守自盗”。 - 成语出处:《旧唐书・杨炎传》:“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 
-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成语解释:家:家庭;主:主持,掌管。 
 每家不论有多少人,只能有一个人掌管家事。泛指办事都要有为首负责的人。- 成语出处: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场,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成语解释:主:掌管。 
 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 成语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 保守主义- 成语解释:守旧、不想改进的思想和行为。 -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正确地规定战略方向,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转移时反对逃跑主义。” 
- 悲观主义- 成语解释:对世事所怀消极看法的处世观。 - 成语出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即民族悲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