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在中间的成语(共103个)
仪表堂堂
成语解释: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
形容人的容貌端正。风度威严。成语出处: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曹丞相魁梧奇伟,仪表堂堂。”
一貌堂堂
成语解释:堂堂:庄重大方。
一副庄重大方的相貌。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陆姑救易》:“我见他一貌堂堂,必然高贵。”
一表堂堂
成语解释:形容仪表堂皇。
成语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智含是死了,端哥小弟是结了婚的人,像你这样一表堂堂的大和尚,谁个不高兴你呢?”又《蔡文姬》第二幕:“是说曹丞相魁梧奇伟,一表堂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成语解释:指苏州、杭州比天堂还要美好。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从来江山秀丽,人物奢华,所以相传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箕裘堂构
成语解释:箕:簸箕;裘:皮袍;堂:立堂基;构:盖屋;堂构:比喻子承父业。
比喻能继承父兄的事业。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6回:“说父子相关切处,令人感注,似由阅历而得者,非泛作箕裘堂构语者所梦见。”
庙堂之器
成语解释: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明・刘基《卖柑者言》:“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
庙堂之量
成语解释:庙堂:帝王之宗庙,比喻宏大。
形容人的气量大,遇事沉着冷静。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安传》:“谢有庙堂之量。”
庙堂伟器
成语解释:庙堂:朝廷;伟器:大器。
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栋梁之材。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真乃天下英雄,诚为庙堂伟器。”
青堂瓦舍
成语解释:堂:高大的屋子。
青灰砖砌的堂屋,灰瓦盖顶的住房。指大瓦房。成语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十四出:“你在这青堂瓦舍里坐着,到也自在,你这等涎皮赖脸的,俺管监的吃风!”
满堂红
成语解释: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
满堂灌
成语解释: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
升堂入室
成语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登堂入室
成语解释:堂:古代宫室的前厅;室:古代宫里的后屋。
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成语出处:宋・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升堂拜母
成语解释: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
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廉远堂高
成语解释: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其尊严不可企及。旧比喻帝王尊严。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