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01个)

  • 福兮祸所,祸兮福所倚

    fú xī huò suǒ fú , huò xī fú suǒ yī

    成语解释: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成语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潜龙

    qián lóng fú hǔ

    成语解释: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成语出处:明・何文焕《双珠记・西市认母》:“今日里笔生香,冠礼闱,似潜龙伏虎际风云会。”

  • 降龙

    xiáng lóng fú hǔ

    成语解释:比喻有极大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黄粱梦》:“出家人长生不老,炼药修真,降龙伏虎,到大来悠哉也呵。”

  • 兽穷

    niǎo fú shòu qióng

    成语解释:如飞鸟栖伏,野兽奔走无路。形容势竭力穷,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贼景鸟伏兽穷,频击频挫,奸竭诈尽,深沟自固。”

  • 腊腊

    fú fú là là

    成语解释:极其顺服的样子。

  • 老骥枥,志在千里

    lǎo jì fú lì , zhì zài qiān lǐ

    成语解释:骥:骏马,千里马;枥:马槽。
    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鹄卵

    jī fú fú luǎn

    成语解释:伏:孵卵;鹄:天鹅。
    用鸡来孵天鹅蛋。比喻才小难当大任。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

  • 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成语解释:水土:指一地的饮水、气候、环境等。
    不能适应某地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成语出处: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远乡羁旅,疾役杀伤。”

  • 烧埋

    bù fú shāo mái

    成语解释: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
    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 无地

    zǒu fú wú dì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蹊路断绝,走伏无地。”

  • 老骥

    lǎo jì fú lì

    成语解释:骥:千里马;枥:马槽。
    伏枥:就着马槽吃食。
    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做小

    zuò xiǎo fú dī

    成语解释: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成语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他那里做小伏低劝芳醑,将一杯满饮醉模糊。”

  • 觳觫

    hú sù fú zuì

    成语解释: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
    指惶恐认罪。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 鼠窜

    zhì fú shǔ cuàn

    成语解释:谓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西北备边事宜状》:“朝廷命将出师,天威所至,雉伏鼠窜,无有遗者。”

  • 彼起

    cǐ fú bǐ qǐ

    成语解释: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因为政局的不安定,真是此起彼伏如转轮。”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