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在中间的成语(共173个)
- 赫赫扬扬- 成语解释:赫赫:显赫的样子。 
 ①光明盛大的样子。②形容兴旺显赫。-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诊崇》:“赫赫扬扬,日出东方。” 
- 显祖扬宗- 成语解释:谓使祖宗的名声显耀传扬。 -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魏征改诏》第一折:“博得个官高禄重,都则要敬于事上要摅忠,咱人要立身行道,显祖扬宗。” 
- 悠悠扬扬- 成语解释: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或事物慢节奏运动。 -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一回:“叮叮咚咚,悠悠扬扬,约有五十余人,进宫里来。” 
- 扬扬自得- 成语解释:十分得意的样子。语本《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成语出处:语出《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奋武扬威- 成语解释:振奋勇气,施展威风。 -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 
- 吐气扬眉- 成语解释: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 成语出处:明・孙仁孺《东郭记・与之大夫》:“吐气扬眉,青云激励,却怜小友尚穷乏。” 
- 海不扬波- 成语解释:比喻太平无事。 -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成语解释: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 
 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 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 成语解释: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 
- 欲扬先抑- 成语解释:要发扬、放开但先控制、压抑。 - 成语出处:郁达夫《苏州烟雨记》:“还是为唤醒观者的观听起见,用修辞学上的欲扬先抑的笔法,使能得着一个对称的效力而想出来的?” 
- 骑鹤扬州- 成语解释:同“骑鹤上扬州”。 - 成语出处: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扬州。” 
- 无风扬波- 成语解释:犹言无风起浪。喻无端生事。 - 成语出处:明・李贽《读金胜>》:“无风扬波,无事生事,一人好名,毒流万世,卒使管叔流言,新莽藉口。” 
- 鹤背扬州- 成语解释: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欲兼三者。”后以“鹤背扬州”比喻利欲之心。- 成语出处: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 阐扬光大- 成语解释:发扬光大,使美好的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大和提高。 - 成语出处:明・李贽《与焦弱侯书》:“待木之人,望兄速了业缘,以阐扬光大此学为不朽事业。” 
- 奉扬仁风- 成语解释:奉扬:颂扬;仁风:施行仁政如同风行。 
 旧时用作颂扬德政。- 成语出处:《晋书・袁宏传》:“时闲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此黎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