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在中间的成语(共165个)
- 诡秘莫测- 成语解释:诡秘:隐秘难测;莫测:无法揣测。 
 (行动、态度)。隐秘不可捉摸。- 成语出处:宋・刘克庄《后村集・卷十一・和实之续邸报之一》诗:“鬼谷从横舌,终南诡秘踪。” 
- 罪莫大焉- 成语解释:罪恶之大无过于此。形容罪大恶极。 -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五年》:“昭子即位,朝其家众曰:‘竖牛祸叔孙氏,使乱大从,杀適立庶,又披其色,将以赦罪,罪莫大焉。’” 
- 脂膏莫润- 成语解释:见“脂膏不润”。 - 成语出处:《金石萃编・隋赵芬碑》:“清白自守,脂膏莫润。” 
- 相视莫逆- 成语解释: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 祸莫大于轻敌-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比轻视敌人的祸害更大了。多用于警戒人们对自己的对手或敌人,切不可掉以轻心。 - 成语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 茫然莫知所措- 成语解释: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措:筹划,安排。 
 形容没有主意,不知怎么办才好。- 成语出处:明・王阳明《传习录・答顾东挢书》:今以尽心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使初学之士,尚未能不贰其心者。而遽责之以圣人生知安行之事。如捕风捉影,茫然莫知所措。 
- 一夫荷戈,万夫莫前- 成语解释:荷:背,负;戈:古代兵器。 
 一个人背着戈把守关隘,一万人也无法前进。比喻地势险要。- 成语出处:宋・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 莫神与天,莫富于地-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比天更神奇,没有什么比地更富有。指天地养育万物。 -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道》: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有,帝王无为而天下功。故曰:莫神于天,莫富于地,莫大于帝王。 
- 一夫舍死,万夫莫当- 成语解释:一夫:一人;舍死:即舍命,不要性命。 
 当:通“挡“,抵挡。
 一个人拼着性命,谁也阻挡不住。- 成语出处:明・徐渭《英烈传》第二十八回:从古说得好:一人拼命,万夫莫当。 
- 一人拼命,万夫莫当- 成语解释:夫:成年男子。 
 一个人拼着性命干,谁也阻挡不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粉妆楼》第二十二回:自古道:‘一人拼命,万夫难当。’倘若你们打出事来,岂不是人财两空、依了我,莫打的好! 
-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成语解释:宁可做太平盛世的狗,也不做战乱时代的人。用来表示生逢乱世的痛苦心情。 -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第十九出:子不能庇父,君无可保臣。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成语解释: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焉知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德音莫违- 成语解释: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 
 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谷风》:“德音莫为,及尔同死。” 
- 大莫与京- 成语解释:莫:没有谁;京:大。 
 指大得无法相比。-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 天下莫敌- 成语解释:见“天下无敌”。 -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