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82个)

  • 安分

    ān fèn shǒu jǐ

    成语解释: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动的范围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节。
    指谨慎老实;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规矩;不越轨外求;亦指安于现状。

    成语出处:宋・袁文《瓮牖闲评》第八卷:“自以为一己之能,万一人主见喜,则超臘奋迅何事不可为,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 抱残

    bào cán shǒu quē

    成语解释:残:残缺;不完整。
    缺:残破。
    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

    成语出处:东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 自盗

    jiān shǒu zì dào

    成语解释:监守:看管;盗:盗窃。
    盗窃自己经管的财物。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 奉公

    fèng gōng shǒu fǎ

    成语解释:奉:奉行;遵守;公:公务。
    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形容行为端庄、规矩。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 魂不

    hún bù shǒu shè

    成语解释:舍:住宅;指人的躯体。
    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 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 因陋

    yīn lòu shǒu jiù

    成语解释:陋:不合理;守旧:保持旧的。
    指因袭不合理的老一套而不加改进。

    成语出处:元《宋史・欧阳修传》:“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

  • 成宪

    kè shǒu chéng xiàn

    成语解释:谨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成语出处:《元史・完泽传》:“元贞以来,朝廷恪守成宪,诏书屡下,散财发粟,不惜巨万,以颁赐百姓,当时以贤相称之。”

  • 知白

    zhī bái shǒu hēi

    成语解释: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抱令

    bào lìng shǒu lǜ

    成语解释:死守着律令,不知变通。

    成语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时舍,便云我能平狱。”

  • 成法

    mò shǒu chéng fǎ

    成语解释:见“墨守成规”。

    成语出处:清・王韬《翁牖余谈・犹太古历说》:“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陈出新耳。”

  • 神不

    shén bù shǒu shè

    成语解释:神:精神;心神;舍:本为房屋;这里指人的躯体。
    精神不守在躯体里。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极不安定。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疲乏之极,神不守舍。”

  • 不渝

    kè shǒu bù yú

    成语解释: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 抱诚

    bào chéng shǒu zhēn

    成语解释:抱:存在心里。
    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成语出处: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 成规

    mò shǒu chéng guī

    成语解释: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
    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 因循

    yīn xún shǒu jiù

    成语解释:因循:沿袭;照老一套不改变;守旧:死守旧的一套;因袭死守着旧的一套。
    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创新精神。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循吏传序》:“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