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中间的成语(共182个)
分守要津
成语解释:要:重要;津:渡口。
分别把守交通要道。成语出处:明・何良臣《阵纪・战机》:“以寡击众,务于隘塞,必于暮夜,伏于丛茂,要于险阴;以众击寡,务于广漫,利于旦辰,分守要津,绝彼运道。”
居官守法
成语解释:旧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坚守不渝
成语解释: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安贫守道
成语解释:道:主张、学说。
安于贫穷,恪守信仰。成语出处:宋・苏轼《荐布衣陈师道状》:“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
熬清守淡
成语解释: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某不肖,将家私荡尽,赖我贤妻熬清守淡。”
保残守缺
成语解释: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成语出处:《汉书・刘歆传》:“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
补残守缺
成语解释: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
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形容思想保守。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哀帝纪》:“至于国家大事,则幽冥莫知其原,然犹补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忘服义从善之公心。”
持盈守成
成语解释:保持已成的盛业。
成语出处:宋・苏辙《序》:“臣历观前世,持盈守成,艰于创业之君。”
砥节守公
成语解释:砥:磨刀石;节:节操。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成语出处:《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循涂守辙
成语解释:亦作“循途守辙”。遵守规矩。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耳。”
正己守道
成语解释:道:道德。
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成语出处:宋・庄季裕《鸡肋编》上卷:“以此知阴阳不足深泥,唯正己守道为可恃耳。”
知荣守辱
成语解释:守:安于。
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直道守节
成语解释:节:节操。
处事公正,遵守节操。安份守己
成语解释: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成语出处:李劼人《天魔舞》第17章:“所以我们对于空子,应该广劝他们安份守己的好。”
熬更守夜
成语解释:指熬夜。
成语出处:《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总理经常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