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中间的成语(共208个)
量敌用兵
成语解释:量:估计;兵:兵力。
根据敌方的具体情况,使用自己的兵力。录用弃瑕
成语解释:录用:录取使用;瑕:玉上的斑点,比喻错误。
指对犯过错误、有游击战的人不予任用。成语出处:唐・李翰《进张巡中丞传表》:大易之戒,遏恶扬善,为国之体,录用弃瑕。
破格用人
成语解释:不拘资格而录用人才。形容依才用人,特别通融提拔。又作“破格录用”。
成语出处:赵翼陔余丛考第十八卷:“古来破格用人,或一言契合,立擢卿相。如汉武帝之于公孙宏,唐太宗之于马周等。”
入品用荫
成语解释:品:指官级;荫:封建官僚的子孙以先代官级而受封。
指继承先辈的官爵。成语出处:《大宋宣和遗事》前集:功过注授,加官差遣,入品用荫,如命官法。
舍短用长
成语解释:舍:放弃;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
指舍弃其缺点,采用其长处。成语出处:宋・司马光《应诏言朝政缺失》:“陛下既全以威福之柄授之,使之制作新法,以利天下,是宜与众共之,舍短用长,以求其善。”
施谋用计
成语解释:施:施行;计:计谋。
运用策略计谋。成语出处: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一折:“凭着您孩儿舌剑唇枪,施谋用计,我稳情取进贡到来。”
使心用腹
成语解释:用心思,使坏心眼。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回:“至于贪淫纵欲,使心用腹,污秽人家女眷,没有一个减等夺禄,或是妻子见报,阴中再不饶过。”
韬光用晦
成语解释:同“韬光养晦”。
成语出处:唐・黄滔《知白守黑赋》:“圣人所以立言于彼,垂训于后,将令学者得韬光用晦之机,不使来人有衒实矜华之丑。”
枉用三尺
成语解释:枉:歪曲;用:使用;三尺:古代用三尺长的的竹简记载法律。
指为了达到个人不正当的目的而曲解使用法律。成语出处: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
选贤用能
成语解释:选拔任用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选贤进能,不私乎内。
御用文人
成语解释:御用:帝王所用。
为帝王所豢养只知道歌功颂德的无聊文人。比喻投靠有势力的集团或有势力的人物而为之吹嘘的文人。成语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原来请他去编撰县志的,偏又不肯歌功颂德,当一名乖乖的御用文人,得罪了有头有脸的人家。”
拙于用大
成语解释:原指事物不同的使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后指量材使用。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逍遥游》: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施谋用智
成语解释:施:施行;智:智慧,计谋。
运用策略计谋。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破天阵》第四折:“两阵之间,怎生施谋用智,你说一遍,老夫试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