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68个)

  • 不换药

    huàn tāng bù huàn yào

    成语解释: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而实际不变。

    成语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文章长短不拘》:“把一大篇改成几小篇,表面看去,文章似乎很短,但在实际上不过是为短而短,内容仍旧换汤不换药。”

  • 金城

    jīn chéng tāng chí

    成语解释:城:城墙;池:护城河;汤:热水。
    金属铸造的城墙;沸腾的护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边地之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 止沸

    yáng tāng zhǐ fèi

    成语解释: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未至,进败”裴松之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 蹈火

    lǚ tāng dǎo huǒ

    成语解释:身入汤火。喻处苦难之境。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晋书・重俊传》:“复御家不法,其奴仆若履汤蹈火,忤其意者,或鞭之,或刃之。”

  • 沃雪

    yǐ tāng wò xuě

    成语解释:汤:开水;沃:浇。
    用开水浇雪。比喻效果明显。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若以水灭火,若以汤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

  • 止沸

    yǐ tāng zhǐ fèi

    成语解释: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比喻处理问题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其气势。

    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 蹈火

    tàn tāng dǎo huǒ

    成语解释: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宁南兵变,料无人能将檄传;探汤蹈火咱情愿,也只为文士遭谴。”

  • 浩浩

    hào hào shāng shāng

    成语解释:犹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蹈火

    fù tāng dǎo huǒ

    成语解释: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
    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成语出处: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 沃雪

    rú tāng wò xuě

    成语解释:汤:热水;沃:浇。
    象用热水浇雪一样。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成语出处:汉・枚乘《七发》:“小汴大歠,如汤沃雪。”

  • 泼雪

    rú tāng pō xuě

    成语解释:同“如汤沃雪”。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如今青州只凭呼延灼一个。若是拿得此人,觑此城子,如汤泼雪。”

  • 石城

    shí chéng tāng chí

    成语解释: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兵法称: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

  • 峨峨

    é é shāng shāng

    成语解释:形容乐声高亢奔放。

    成语出处: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中有琴,徽以玉,峨峨汤汤弹此曲,寄声知音同所欲。”

  • 沸沸

    fèi fèi tāng tāng

    成语解释:水腾涌貌。

    成语出处:《山海经・西山经》:“[峚山]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 泼蚁

    rú tāng pō yǐ

    成语解释:汤:沸水。
    像用热水去泼蚂蚁,一泼即散,既而又聚。比喻效果不明显。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各处申达表文求救,累次调兵前去征剿交锋,如汤泼蚁。”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