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在中间的成语(共68个)
空心汤圆
成语解释: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
成语出处:茅盾《“九一八”周年》:“华盛顿也许要来‘周年’:重申《九国条约》,再给高等华人空心汤圆。”
落汤螃蟹
成语解释:汤:热水。
如同落在热水里的螃蟹一般。形容手忙脚乱的狼狈样子。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一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
就汤下面
成语解释:比喻趁机行事。
成语出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63回:“只说是这畜牲怎么这等作变,却不晓得是天师就汤下面,奉承他这一番。”
落汤鸡
成语解释:掉进水里的鸡。形容人浑身水淋淋的狼狈相。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1卷:“那老妪闻言,好像落汤鸡一般,口不能言。”
蹈赴汤火
成语解释:同“蹈汤赴火”。
成语出处:唐・孙揆《灵应传》:“君子杀身以成仁,殉其毅烈,蹈赴汤火,旁雪不平,乃宝之志也。”
赴蹈汤火
成语解释:赴:前往;蹈:踩;汤:热水。
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成语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如汤浇雪
成语解释:同“如汤沃雪”。
成语出处:《南史・王莹传》:“丈人一旨,如汤浇雪耳。”
如汤灌雪
成语解释:同“如汤沃雪”。
成语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王言》:“则民之充恶,如汤之灌雪焉。”
不避汤火
成语解释:汤:沸水;火:战火。
指不畏凶险。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如蹈汤火
成语解释:蹈:踩;汤:滚水。
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汤火。”
如汤化雪
成语解释:汤:热水。
像热水浇在雪上。形容十分容易。成语出处:明・冯梦龙《精忠旗・北朝复地》:“提刀上马,如汤化雪,谁敢争持?”
残汤剩饭
成语解释:残:剩下的。
吃剩下的汤水饭食。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我三个孩儿都下在死牢中,我叫化了些残汤剩饭,送与孩儿每吃去。”
赴汤投火
成语解释:赴:去,走向;汤:开水。
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小人受侯爷大恩,别说行刺,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
清汤寡水
成语解释:形容菜肴水太多,佐料少,没有味道。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煮一蒸钵白菜,清汤寡水,看不见一点油星子。”
稀汤寡水
成语解释:形容粥稀或汤里油水少。
成语出处:陈忠实《白鹿原》第26章:“我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全给他搅得稀汤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