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在中间的成语(共701个)
- 天涯地角- 成语解释: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 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阴谋诡计 面无由,但以情企。” 
- 天公地道- 成语解释:像天地一样公道。形容非常公平合理。 - 成语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道的思想。” 
- 平地青云- 成语解释:平:平稳;青云:高空。 
 比喻境遇突然变好,顺利无阻地一下子达到很高的地位。- 成语出处:金 元好问《送端甫西行》:“渭城朝雨三年别,平地青云万里程。” 
- 天翻地覆- 成语解释: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覆:翻过来。 - 成语出处:唐・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 覆地翻天- 成语解释:指发生极大的事。也比喻亡国。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哎哟,叫一声覆地翻天。” 
- 易地而处- 成语解释:换一换所处的地位。比喻为对方想一想。 -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髦《少康、汉高祖论》:“社稷几倾,若与少康易地而处,或未能复大禹之绩也。” 
- 天罗地网- 成语解释:天空和地面所张设的罗网。比喻严密的包围圈。多指对敌人、逃犯的严密的防范。罗:捕鸟的网。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 立地成佛- 成语解释:佛家劝善之语;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弃恶从善;立即可以成佛。 -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就地正法- 成语解释: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因为案情重大,并且是积案累累的,就办了一个就地正法。” 
- 坐地分赃- 成语解释:赃:赃物。 
 就地瓜分赃物。头目坐地分取赃物。- 成语出处:《品花宝鉴》第23回:“他便坐地分赃,是要陋规的。” 
- 天诛地灭- 成语解释:指为天地所不容而丧命。多用作赌咒语。诛:杀死。 - 成语出处:宋・朱晖《绝倒录》:“不使丁香、木香合,则天诛地灭。” 
- 道道地地- 成语解释:非常地道。 - 成语出处:陈立德《前驱》:“虽然号称是留过洋的博士,其实却只不过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上海小开,连点商人的本事也没有。” 
- 地地道道- 成语解释:真正的,够标准的。 - 成语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9章:“这是地地道道的高增福——不声不响,心里打着主意。” 
- 漫地漫天- 成语解释:漫:满。 
 充满天地之间。形容数量极多,到处皆是。亦作“漫天漫地”。- 成语出处: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可早漫地漫天,更扑头扑面,雪拥就浪千堆。” 
- 随地随时- 成语解释:见“随时随地”。 - 成语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居近珲春之库尔喀人,分驻佐领,随地随时编丁入军籍,统称为吉林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