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09个)

  • 捉贼捉赃,捉捉双

    zhuō zéi zhuō zāng , zhuō jiān zhuō shuāng

    成语解释: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成语出处: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 捉贼要赃,捉要双

    zhuō zéi yào zāng , zhuō jiān yào shuāng

    成语解释:赃:赃物;奸:通奸。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村长!捉贼要赃,捉奸要双,当了妇救会长就不说理了。”

  • 见床

    zhuō jiān jiàn chuáng

    成语解释:奸:通奸。
    捉拿奸情,必须发现在床上确有奸情。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硬拷》:“谁是贼?老大人拿贼见赃,不曾捉奸见床来!”

  • 民意

    qiáng jiān mín yì

    成语解释:反动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人民群众头上;硬说成是人民群众的意愿。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2回:“后来老袁强奸民意,凡政、绅、军、商各界,无不有请愿书。”

  • 包藏

    bāo cáng jiān xīn

    成语解释:犹言包藏祸心。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刘表自以为宗室外,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

  • 发擿

    fā tì jiān fú

    成语解释:发:揭发。
    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法雄传》:“善政事,好发擿奸伏,盗贼稀发,吏人畏爱之。”

  • 发摘

    fā zhāi jiān yǐn

    成语解释:发:揭发。
    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成语出处:《北史・循吏传・梁彦光》:“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

  • 擿伏

    fā jiān tì fú

    成语解释: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
    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

  • 发伏

    tī jiān fā fú

    成语解释: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或哀矜折狱,或推诚惠爱,或治身清白,或擿奸发伏,咸为良二千石。”

  • 把猾

    chuāi jiān bǎ huá

    成语解释:揣:藏。
    奸:奸诈,狡诈,虚伪。
    心藏奸诈,行为狡猾。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十样锦》第二折:“因某生前揣奸把猾,死后永做饿鬼。”

  • 摘隐

    fā jiān zhāi yǐn

    成语解释:发:揭发。
    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再说陆公在任,公文不要,爱民如子,况又发奸摘隐,剔清利弊。”

  • 发伏

    tī jiān fā fú

    成语解释:摘:通“擿”,揭发;发伏:检举;伏:隐藏。
    揭发检举隐藏的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真摘奸发伏如神,皆此类也。”

  • 摘覆

    fā jiān zhāi fù

    成语解释:发:揭发。
    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成语出处: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彼铺张于条教号令之末,矜诩于发奸摘覆之神,曷足语知道?”

  • 巨蠹

    shén jiān jù dù

    成语解释:指有势力的奸狡恶人。

    成语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监禁》:“有婪官利其赃利,致之死而灭口者;有神奸巨蠹,恐其幸脱而立取病呈者。”

  • 济恶

    wén jiān jì è

    成语解释:掩饰奸诈,助长恶行。

    成语出处:金・王若虚《论语辨惑》:“盖其心术不谨,趋向一差,则要利盗名,文奸济恶,皆学之力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