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中间的成语(共333个)
鲍鱼之次
成语解释: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
成语出处:《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王聘珍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放鱼入海
成语解释: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稳坐钓鱼船
成语解释: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成语出处:俗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枯鱼之肆
成语解释:枯鱼:干鱼;肆:铺子。
卖干鱼的铺子。比喻事情已到不可挽回的绝境。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池鱼之殃
成语解释: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
成语出处:《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河鱼之疾
成语解释:河鱼: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
指腹泻。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池鱼笼鸟
成语解释: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成语出处: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鸟惊鱼散
成语解释:见“鸟散鱼溃”。
成语出处:《旧唐书・契宓何力传》:“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虞,便恐鸟惊鱼散。”
鸟焚鱼烂
成语解释:《易·旅》:“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
”《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其言梁亡何?自亡也。
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后以“鸟焚鱼烂”谓因内乱而覆亡。成语出处:《易・旅》:“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枯鱼病鹤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穷困之士。
成语出处:明・高濂《玉簪记》:“似枯鱼病鹤,空怀霄汉,挨着寒鸡茅店。”
龙战鱼骇
成语解释:喻战争激烈。
成语出处:《中国现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以视建武元年以后,十二年以前,龙战鱼骇,盖不侔矣。”
枯鱼衔索
成语解释:穿在绳上的干鱼。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经不多。
成语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
雁去鱼来
成语解释: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成语出处:元・汤式《湘妃引・有所赠》曲:“莺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鱼来传恨词。”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成语解释: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成语出处:《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鱼鱼雅雅
成语解释:形容车驾前行威仪整肃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韩愈《元和圣德诗》:“驾龙十二,鱼鱼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