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19个)

  • 不到河心不死

    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成语解释: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成语出处:清・蒋士铨《空谷香・虎穷》:“我一路何等劝你,你这样人,不到黄河心不死,还说什么亲戚!”

  • 哑巴吃连,有苦说不出

    yǎ bā chī huáng lián , yǒu kǔ shuō bù chū

    成语解释:黄连:中药,味苦。
    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

    成语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寡妇孤儿,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哑子漫尝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 , 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

    成语解释:哑子:哑巴;黄柏:黄檗,味苦。
    哑子尝到黄柏的苦味,知苦说不出。比喻有苦难言。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却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直捣

    zhí dǎo huáng lóng

    成语解释: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
    现泛指敌人腹地。

    成语出处: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 痛饮

    tòng yǐn huáng lóng

    成语解释: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
    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

    成语出处:元《宋史・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 翻覆

    cāng huáng fān fù

    成语解释: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
    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春秋・鲁 墨翟《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六月

    wǔ huáng liù yuè

    成语解释: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 道黑

    shǔ huáng dào hēi

    成语解释: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真个像死了人一样。”

  • 腾达

    fēi huáng téng dá

    成语解释: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名。
    腾达:本作“腾踏”;形容神马腾空飞驰。
    像飞黄神马似的腾空飞驰。比喻升迁很快。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

  • 对白

    chōu huáng duì bái

    成语解释:谓只求对仗工稳。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

  • 明日

    míng rì huáng huā

    成语解释: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成语出处: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 甲乙

    dān huáng jiǎ yǐ

    成语解释: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句读之有析,文理之不通,而俨然丹黄甲乙,衡加于经传,不已傎乎!”

  • 肌瘦

    miàn huáng jī shòu

    成语解释: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
    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 白叟

    bái sǒu huáng tóng

    成语解释:白头发的老人和黄头发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衣锦还乡》第四折:“仰赖圣德仁慈,白叟黄童,焚香顶礼,俺永享快乐也。”

  • 倒皂

    fān huáng dǎo zào

    成语解释:犹言颠倒黑白。

    成语出处:明・康海《鲍老儿・秋日闲情》套曲:“眉来眼去,唇三口四,泥烂油滑,翻黄倒皂,呼风唤雨,搦雾抟沙。”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