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36个)

  • 以口

    yǐ kǒu wèn xīn

    成语解释:一面口中自问,一面心中盘算。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随又忖道:‘妇人之言,何足凭谁!况且他一顿饭钱,尚不能预备,就有惊恐,他如何出力相报得?’以口问心,行了几里。”

  • 访贫

    fǎng pín wèn kǔ

    成语解释:访问贫苦的老百姓。

    成语出处:郭寿《迷路记》:“平地春雷响,来了共产党,访贫问苦下了乡,介梅见太阳。”

  • 询根

    xún gēn wèn dǐ

    成语解释:谓询问事情的详细原委,问个水落石出。

    成语出处:杨朔《雪花飘飘》:“你问我,叫我问谁呢?别总是那个老毛病,询根问底的,追的人心慌。”

  • 若要好,三老

    ruò yào hǎo , wèn sān lǎo

    成语解释:如果想办好事情,就要先请教几位有经验的老人。

    成语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常言道:若要好,问三老。俺与您去寻着三个老的问他,道是该吃也不该吃。

  • 者如攻坚木

    shàn wèn zhě rú gōng jiān mù

    成语解释:形容在学问上善于问难的人,应当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像木工砍硬木先从易进斧的地方下手一样。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庑其易者,后其节目。

  • 耕当奴,织当访婢

    gēng dāng wèn nú , zhī dāng fǎng bì

    成语解释:耕:耕田种地;奴:男仆;织:纺织;访:询问;婢:女仆。
    耕田的事情要问奴,纺织的事情要问婢。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成语出处:《宋书・沈庆之传》:治国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谋之,事何由济?

  • 近思

    qiè wèn jìn sī

    成语解释:切:恳切;近思:想当前的问题。
    恳切地问询,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之学

    jì wèn zhī xué

    成语解释: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 入境

    rù jìng wèn jìn

    成语解释:境:国境;禁:禁止,指法令或习俗所不欢物事项。
    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上》:“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 wèn sú wèn jìn

    成语解释:问:打听;俗:风俗;禁:禁忌。
    询问风俗和禁忌。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上》: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 思辨

    xué wèn sī biàn

    成语解释:学习,追究,思考,分辨。指做学问要学习、探究、思考、分辨。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 执经

    zhí jīng wèn nán

    成语解释:手捧经书,质疑问难。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

    成语出处:《后汉书・儒林传序》:“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 寻根

    xún gēn wèn dì

    成语解释: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成语出处:元《宋史・赵逵传》:考历代兴衰治乱之迹,与当代名人钜公出处大节,根穷底究,尚友其人。

  • 如流

    dá wèn rú liú

    成语解释:答:回答。
    形容答对流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6回:“此时秦宓语言清朗,答问如流,满座皆惊。”

  • 吊死

    diào sǐ wèn shēng

    成语解释:吊:吊祭;问:问候,慰问。
    吊祭死者,慰问活人。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