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在中间的成语(共301个)
磐石之固
成语解释:比喻坚固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晋书・陆机传》:“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难,以成盘石之固。”
以石投水
成语解释: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比喻互相合得来。
成语出处:三国・魏 李康《运命论》:“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如获石田
成语解释:石田:指有石头的田地,借指没用的东西。
指得到不可耕种的田地。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大王如获石田。”
作金石声
成语解释: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
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叠石为山
成语解释:叠:重叠。
把石头堆成山。指假山。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宅后又构一园,大可二三顷,凿池引水,叠石为山,制度极其精巧。”
叱石成羊
成语解释:一声呼喊,居然使石头变成了羊。比喻神奇的事情。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指鹿为马,秦赵高之欺主;叱石成羊,黄初平之得仙。”
心坚石穿
成语解释: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事情就能成功。
成语出处:宋・陆九渊《语录》:“俗谚云:‘心坚石穿’。即是一个人,如何不打叠教灵利。”
摸着石头过河
成语解释:比喻办事谨慎,边干边摸索经验。
成语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6章:“水浅的时候,可以摸着石头过河。”
点石成金
成语解释: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孟浩然》:“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
衔石填海
成语解释:《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后因以“衔石填海”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成语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搬石砸脚
成语解释: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成语出处:卧龙生《镖旗》第26回:“我说了怕你赌气,拂袖而去,那岂不自己搬石砸脚,得不偿失。”
匪石之心
成语解释:比喻坚贞不渝。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木人石心
成语解释: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成语出处:《晋书・隐逸传・夏统》:“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磐石之安
成语解释:形容极稳固。
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浮石沉木
成语解释:见“浮石沉木”。
成语出处:汉・陆贾《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