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34个)

  • 忘祖

    shǔ diǎn wàng zǔ

    成语解释:数:数说;典:史册。
    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 高文

    gāo wén diǎn cè

    成语解释:见“高文典册”。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闳言崇议,足以经纶王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

  • 老成

    lǎo chéng diǎn xíng

    成语解释:指年老有德,深孚重望,堪为人师表。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书念公碑文后》:及余归柳浪,而念公适至,老成典型,居然在目。

  • 高文

    gāo wén diǎn cè

    成语解释: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成语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 明正

    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成语解释: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
    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成语出处:宋・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

  • 有则

    yǒu diǎn yǒu zé

    成语解释:典:制度;则:法则。
    有制度,有法则可供依据。

    成语出处:唐・刘穆之《卢公清德颂》:“无偏无党,有典有则。”

  • 出何

    chū hé diǎn jì

    成语解释:诘问见于何书,有何根据。借指无稽之谈。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传上・边韶》:“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 席文

    zhěn diǎn xí wén

    成语解释: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成语出处:汉・李尤《床儿铭》:“虚左致贤,设坐来宾。筵床对儿,盛养已陈。肴仁饭义,枕典席文。”

  • 词华

    cí huá diǎn shàn

    成语解释:文词华丽,用典周备。

    成语出处:《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二六・武林旧事》:“今考所载,体例虽仿孟书,而词华典赡,南宋人遗篇剩句,颇赖以存,‘近雅’之言不谬。”

  • 雍容

    yōng róng diǎn yǎ

    成语解释:形容文气舒缓,词藻优美而不俗。

    成语出处:宋・陈亮《书欧阳文粹后》:“公之文雍容典雅,纡余宽平,反覆以达其意,无复毫发之遗。”

  • 词华

    cí huá diǎn zhān

    成语解释:赡:充裕。
    文章遣词华丽,用典充裕。

    成语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记・叙录》:今所考载,体例虽仿孟书,而词华典瞻,南宋人遗篇剩句,颇赖以存,‘近雅’之言不谬。

  • 坑儒

    fén diǎn kēng rú

    成语解释:见“焚书坑儒”。

    成语出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秦皇独霸诸侯城,焚典坑儒丧圣文。”

  • 三坟

    wǔ diǎn sān fén

    成语解释:犹言三坟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成语出处:明・张景《飞丸记・赏春话别》:“贯串百家诸子,沉酣五典三坟。”

  • 女界

    nǚ jiè diǎn xíng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