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43个)

  • 铜墙

    tóng qiáng tiě bì

    成语解释: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 汤池

    tāng chí tiě chéng

    成语解释:形容城池牢不可破。亦比喻言谈无懈可击。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

  • 铮铮

    zhēng zhēng tiě gǔ

    成语解释: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

    成语出处: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狂风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败叶,留下的却是铮铮铁骨。”

  • 铮铮

    zhēng zhēng tiě hàn

    成语解释:指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人。

    成语出处:孙开泰 孙东《吴起传》第九回:“别看吴锋当初烧人家谷仓的时候是一条死都不怕的铮铮铁汉,可有的时候他简直像个小孩子——哪有热闹往哪钻。”

  • tiě dīng tiě mǎo

    成语解释:确凿可信。

  • tiě xīn tiě yì

    成语解释:下了决心,非常坚定。

  • 钢筋

    gāng jīng tiě gǔ

    成语解释: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成语出处: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

  • 在手

    cùn tiě zāi shǒu

    成语解释:寸铁:很短的兵器。
    手里拿着一件短小的兵器。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自幼学成十八般武艺,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

  • 拼得工夫深,杵磨成针

    pīn dé gōng fū shēn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铁杵:铁棒槌。
    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

    成语出处: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 如泥

    xuē tiě rú ní

    成语解释:削铁就像削泥巴似的。形容刀器极其锋利。

    成语出处:明・范受益《寻亲记》:“纯钢打就,久炼成之;斩人无血,削铁如泥。”

  • 磨穿

    mó chuān tiě yàn

    成语解释: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成语出处: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

  • 磨穿

    mó chuān tiě xié

    成语解释:形容长途跋涉,历尽艰辛。

    成语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俺走天涯磨穿铁鞋,哭穷途西风洒泪,讨的个一事无成两鬓衰。”

  • 为金

    huà tiě wéi jīn

    成语解释:化:变。
    神话传说仙人将石头变为黄金。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

    成语出处:明・刘基《郁离子・化铁之术》:“郁离子学道于藐乾罗子冥,授化铁为金之术。”

  • 无声

    xuē tiě wú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刀剑锋利。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 丹书

    dān shū tiě quàn

    成语解释: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成语出处:《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