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在中间的成语(共66个)
- 刑措不用- 成语解释:措:设置,设施。 
 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形容政治清平。-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 
- 举措失当- 成语解释:举措:举动、措置;失当:不恰当。 
 举动安排不得当。- 成语出处:先秦・管仲《管子・禁藏》:“举措失当,众民不能成。” 
- 无所措手足- 成语解释: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 
- 莫措手足- 成语解释:措:安放。 
 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成语出处:《明史・杨守随传》:“天下嗷嗷,莫措手足。” 
- 断然措施- 成语解释:断然:果断坚决。 
 坚决果断的解决方法。- 成语出处:罗广斌《红岩》第17章:“必要时,将采取断然措施,严厉处置害群之马!” 
- 无所措手- 成语解释:见“无所错手足”。 - 成语出处:元《宋史・韩琦传》:“迨置市易务,而小商细民,无所措手。” 
- 举措不定- 成语解释:举措:行动。 
 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犹豫不决。
- 举枉措直- 成语解释: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 
 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举直措枉- 成语解释: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 
 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 穷措大- 成语解释:措大:醋大,指读书人。 
 穷困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而鳃鳃然羡于穷措大,能勿愧乎!” 
- 举措不当- 成语解释:举措:举动,措置。 
 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成语出处:《管子・禁藏》:“举措不当,众民不能成。” 
- 举措必当- 成语解释:举措:举动,措置;当:适合,合宜。 
 指行动措施完全得当。-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举措必当,莫不如画。” 
- 举措有适- 成语解释:指措施或举动得体、适当。 - 成语出处:《后汉书・列女传》:吾与子伯素不相若,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蓬发历齿,未知礼则。 
- 遣辞措意- 成语解释: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 - 成语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辞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 
- 遣言措意- 成语解释:同“遣辞措意”。 - 成语出处: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陆贽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当,有执事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