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ǒcuòshǒu

无所措手

拼音
wú suǒ cuò shǒu
注音
ㄨˊ ㄙㄨㄛˇ ㄘㄨㄛˋ ㄕㄡˇ
情感
中性成语
繁体
無所措手
近义词
无所错手足无所措手足

无所措手的意思解释

见“无所错手足”。

无所措手出处

元《宋史・韩琦传》:“迨置市易务,而小商细民,无所措手。”

无所措手用法

作谓语;指不知如何是好。

无所措手详细解释

无所措手释义

犹“手足无措”。见“手足无措”条。

无所措手典故

此处所列为“手足无措”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有一段记载:卫灵公死后,卫人立蒯聩(kuǎi kuì)之子辄,是为出公。这一年六月,赵鞅将蒯聩纳于卫国的戚地,与辄对立。直到出公五年,卫君辄始终违抗父亲蒯聩,诸侯们屡次以这件事责备卫国。这时孔子门人子路等多在卫国任职,卫君辄想要请孔子主政。此刻蒯聩已在晋人的协助下回国,占领了戚邑,父子相峙不下,尽失其应有的风度。在这种情形下,孔子自然不愿为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君主效力。他向子路陈述“正名”的道理,说:“名分不正,所说的话就不合道理;说的话不合道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都做不成,当然安上治民的礼、移风易俗的乐就无法产生;礼乐不能产生,刑罚就因失去依据而不能轻重适中;刑罚失当,人民举手投足都容易犯错,就会惶恐终日,不知如何安放手脚。”孔子所讲的此一席话,见于《论语・子路》。后来“手足无措”这句成语,就从孔子所说的“民无所错其手足”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无所措手书证

  • 0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六・指摘科场》:“向来所居为奇货者,一旦丧气失志,无所措手矣。”

无所措手翻译

  1. 英语 not to know what to do

“无所措手”的单字解释

  • 】wú
    无(無)wú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有笔画数…
  • 】suǒ
    所suǒ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
  • 】cuò
    措cuò安放,安排:措手。措辞。措置。措身。筹划办理:措施。措办。筹措。举措失当。弃置:刑措。笔画数:11;部首:扌;笔顺编号:12112212511
  • 】shǒu
    手shǒu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拿着:人手一册。亲自动手: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