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00个)

  • 不对马嘴

    lǘ chún bù duì mǎ zuǐ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两不相合。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绕你从朝。”

  • 齿白

    chǐ bái chún hóng

    成语解释: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那厮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 弄舌

    gǔ chún nòng shé

    成语解释:鼓:拨动,振动。
    振动嘴唇,拨弄舌头。形容凭口舌挑拨、煽动或进行游说。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今已陷之于丧亡,尚不自耻,犹敢鼓唇弄舌于众诸侯之前耶?”

  • 弄舌

    fān chún nòng shé

    成语解释:翻:反转;弄:戏耍。
    传闲话,弄是非。指用花言巧语搬弄是非。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6回:“第一要才学,第二就要人品了,又要好相处,没些说是说非,翻唇弄舌,这就好了。”

  • 蜜舌

    guāi chún mì shé

    成语解释: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人喜欢的甜言蜜语。

    成语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一百回:“素姐那乖唇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把他可恶,且都说起他的好处。”

  • 鼓舌

    yáo chún gǔ shé

    成语解释:鼓舌:嚼舌头;指诡辨。
    摇动嘴唇;鼓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 递舌

    bān chún dì shé

    成语解释:挑拔是非。

    成语出处: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这个两头白面,搬唇递舌的歹弟子孩儿。”

  • 摇舌

    gǔ chún yáo shé

    成语解释: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 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 枉费

    wǎng fèi chún shé

    成语解释:白费言辞,不起作用。

    成语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九回:“这官去后,伯伯仍前旧性不改,却不枉费唇舌?”

  • 相稽

    fǎn chún xiāng jī

    成语解释: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
    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成语出处:汉・贾谊《治安策》:“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 相讥

    fǎn chún xiāng jī

    成语解释:反唇:原指翻嘴唇表示不服气;引申为顶嘴。
    讥:讽刺、挖苦、嘲笑。
    反过嘴来讥讽对方。

    成语出处: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误增不字义》:“于是知不善读书而率臆妄改,皆与古人反唇相讥也。”

  • 舌敝

    shé bì chún jiāo

    成语解释:敝:破;焦:干。
    舌头破烂;嘴唇干焦。形容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 马嘴

    lǘ chún mǎ zuǐ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文偃禅师》:“若是一般掠虚汉,食人涎唾,记得一堆一担骨幢,到处逞驴唇马嘴。”

  • 辅车齿

    fǔ chē chún chǐ

    成语解释:辅:嘴旁颊骨。
    车:牙床,即牙床骨。
    颊骨和牙床骨,嘴唇和牙齿。指相互依存的双方。

    成语出处: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 料嘴

    tiǎo chún liào zuǐ

    成语解释:见“挑牙料唇”。

    成语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