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在中间的成语(共170个)
- 存亡绝续- 成语解释:绝:完结;续:延续。 
 事物处在生存或灭亡、断绝或延续的关键时刻。形容局势万分危急。- 成语出处:清・刘大櫆《金节母传》:“呜呼,太恭人以一女子,当金氏存亡绝续之交,一心惟鞠子为事。” 
- 存亡继绝- 成语解释: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 成语出处:春秋・穀梁子《穀梁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 人亡政息- 成语解释:亡:失去,死亡;息:废,灭。 
 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 兴亡继绝- 成语解释:同“兴灭继绝”。 - 成语出处:《周书・萧詧传》:“朝廷兴亡继绝,理宜资瞻,岂使齐桓、楚庄独擅救卫复陈之美。” 
- 歧路亡羊- 成语解释:亡:丢失。 
 在岔道上跑丢了羊。比喻人生道路复杂;掌握不好方向会误入歧途;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成语出处:《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 多歧亡羊- 成语解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 成语出处: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 救亡图存- 成语解释:拯救祖国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 - 成语出处:《鬼谷子・中经》:“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 招亡纳叛- 成语解释: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 人亡物在- 成语解释: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犀珮记・势逼改嫁》:“问何方得来,教我好疑猜,人亡物犹在。” 
- 三户亡秦- 成语解释:三户:几户人家;亡:灭。 
 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 唇亡齿寒- 成语解释:亡:没有。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臧谷亡羊- 成语解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谷虽殊竟两亡。” 
- 追亡逐北- 成语解释:追击败走的敌军。 -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败国亡家- 成语解释: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 成语出处:参见“败国丧家”。 
- 人亡家破- 成语解释: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 成语出处:《晋书・温峤传》:“会琨为段匹磾所害,峤表琨忠诚,虽勋业不遂,然家破人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内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