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46个)

  • 信誓

    xìn shì dàn dàn

    成语解释:誓言说的诚恳可信。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旦旦:明白确实的样子。

    成语出处:《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夕祸福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 dì yǒu dàn xī huò fú

    成语解释:不测:料想不到。
    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张千,你再去看来。”

  • 危在

    wēi zài dàn xī

    成语解释: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 信誓

    dàn dàn xìn shì

    成语解释:旦旦:诚实的样子;信誓:诚挚可信的誓言。
    誓言说得极为诚恳可信。

    成语出处:《南齐书・王融传》:“将旦旦信誓,有时而爽,駉駉之牧,不能复嗣。”

  • 亡在

    wáng zài dàn xī

    成语解释:旦:早晨;夕:晚上。
    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成语出处:《元史・外夷传一・高丽》:“大军已驻乎心腹,鼎鱼幕燕,亡在旦夕。”

  • 命在

    mìng zài dàn xī

    成语解释: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尽病水肿,命在旦夕。”

  • 只争

    zhǐ zhēng dàn xī

    成语解释:亦作“只争朝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 祸在

    huò zài dàn xī

    成语解释: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形容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宋・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舍人、观察亦保终吉,但资政气貌甚恶,祸只在旦夕。”

  • 而伐

    dàn dàn ér fá

    成语解释: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亦犹斧斤之于森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 一夕

    yī dàn yī xī

    成语解释:同“一朝一夕”。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 偷安

    tōu ān dàn xī

    成语解释: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
    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成语出处:三国魏・钟会《移蜀将吏士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俱碎。”

  • 春秋

    yuè dàn chūn qiū

    成语解释: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

    成语出处:《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劭从兄)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 晨兴

    mèi dàn chún xīng

    成语解释:昧旦:破晓。
    指天不亮就起来。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

    成语出处:《晋书・简文帝纪》:“何尝不昧旦晨兴,夜分忘寝。”

  • 净丑

    shēng dàn jìng chǒu

    成语解释:生:小生;旦:花旦;净:花脸;丑:小丑。
    京剧里的四种人物扮相,借指各种人物。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象是那十二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丑那一个角色来。”

  • yuè dàn píng

    成语解释:指品评人物或诗文字画等。

    成语出处:《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