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48个)

  • 渺无

    miǎo wú zōng yǐng

    成语解释:看不到一点踪迹和影子。

    成语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宜春、蕊儿,渺无踪影。”

  • 浪影

    píng zōng làng yǐng

    成语解释:像浮萍、波浪一样无定所。比喻到处漂泊,踪迹无定。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

  • 浪迹

    píng zōng làng jì

    成语解释: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成语出处:明・徐霖《绣襦记》:“相公这样人家,萍踪浪迹,你那里去寻他?”

  • 去迹

    lái zōng qù jì

    成语解释:踪、迹:脚印。
    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今番杀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问他,却也怀着鬼胎。”

  • 蹑迹

    cáng zōng niè jī

    成语解释:蹑:轻步行走的样子。
    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从芦苇中间,藏踪蹑迹,直到寨边,拨开鹿角,径奔中军。”

  • 指示

    fā zōng zhǐ shì

    成语解释: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追杀。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 无影

    wú zōng wú yǐng

    成语解释:同“无影无踪”。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说毕,一阵香风,无踪无影去了。”

  • 觅迹

    xún zōng mì jì

    成语解释: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
    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成语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张伯腾,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

  • 追击

    gēn zōng zhuī jī

    成语解释:指跟寻踪迹进行打击。

    成语出处: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1章:“他侦察出飞虎队一夜转移两三个地方休息,下了决心要跟踪追击。”

  • 杳无

    yǎo wú zōng jī

    成语解释:见“杳无踪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

  • 杳无

    yǎo wú zōng yǐng

    成语解释:同“杳无踪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

  • 指使

    fā zōng zhǐ shǐ

    成语解释:操纵指挥。同“发纵指使”。

    成语出处:邹韬奋《萍踪忆语》四:“美国在一九一七年的参加世界大战,也是出于华尔街的发踪指使。”

  • 觅影

    zhuī zōng mì yǐng

    成语解释:觅:寻找。
    顺着踪迹追寻。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8回:“惹得长安城中王孙公子,游侠少年,丢眉做眼,轻嘴薄舌的,都在灯市里穿来插去,寻香哄吃,追踪觅影,调情绰趣,何尝真心看灯。”

  • 去路

    lái zōng qù lù

    成语解释:见“来踪去迹”。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如今我竟要求你的大笔,把我的来踪去路,实打实有一句说一句,给我说这么一篇。”

  • 失路

    mí zōng shī lù

    成语解释:迷失了道路。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