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48个)

  • 梗迹

    píng zōng gěng jì

    成语解释:萍:浮萍;梗:草木的直茎。
    像浮萍在水中,飘泊不定。比喻行踪无定。

    成语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报信》:“空挥泪,萍踪梗迹将安寄,此生何济?”

  • 问迹

    zhuī zōng wèn jì

    成语解释:踪:脚印,踪迹。
    追寻踪迹。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陈秋碧梧桐树>》:“阳台梦杳,苦追踪问迹,似无还有。”

  • 浪迹

    fú zōng làng jì

    成语解释:浮:飘浮;浪:流浪。
    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比喻四处飘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为,敢欺侮咱浮踪浪迹。”

  • 兔穴

    hú zōng tù xué

    成语解释:喻指坟墓。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

  • 猫迹

    hǔ zōng māo jì

    成语解释:痕迹,蛛丝马迹。

  • 靡定

    píng zōng mǐ dìng

    成语解释: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四回:或就来,或一二日,或叁五,萍踪靡定,逢山遇水,或师或友,便谈玄论道,故无定期。

  • 匿影

    qián zōng nì yǐng

    成语解释:隐蔽踪迹。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潜踪匿影,方暗中扪壁窃行,突火光一掣,朗若月明。”

  • 蹑迹

    qián zōng niè jì

    成语解释:谓藏匿行踪。

    成语出处:明・徐元《八义记・锄麑触槐》:“听得谯楼鼓二更,是我潜踪蹑迹,欲刺权臣。”

  • 隐迹

    qián zōng yǐn jì

    成语解释:隐蔽踪迹。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我到此地了,你们却潜踪隐迹,没处追寻。”

  • 无定

    xíng zōng wú dìng

    成语解释:行踪:行动的踪迹。
    指在各处来往出没,没有固定处所。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出家人行踪无定,待贫道自去寻来。”

  • 飘忽

    xíng zōng piāo hū
  • 云迹

    yǔ zōng yún jì

    成语解释: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成语出处:宋・曾觌《清商怨》词:“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迹。忆忆忆。”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