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在中间的成语(共123个)
- 欺君误国- 成语解释: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 成语出处:明・陆采《明珠记・奸谋》:“刘震这厮索强,前日弹我欺君误国,要将枭首示众。” 
- 欺君罔上- 成语解释:欺骗蒙蔽君主。 - 成语出处:元・杨朝英《叨叨令・叹世》曲:“他待学欺君罔上曹丞相,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 
- 伴君如伴虎- 成语解释:陪伴君王像陪伴老虎一样,随时有杀身之祸。指大人物喜怒无常。 -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四回:“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 
- 文君新寡- 成语解释: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 -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成语解释:君:敬称对方;终:终究。 
 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 
-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成语解释:与你谈一晚上话,让我受益匪浅。形容跟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受益却很多。 -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子平听说,肃然起敬道:‘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真是闻所未闻!’” 
- 事急无君子- 成语解释: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 -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邦杰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 
- 得君行道- 成语解释:得君:臣子获得君主的信任;行:实行。 
 有才学的人能得到贤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成语出处:朱自清《论不满现状》:“真能得君行道,当然要多多少少改变那自己不满别人也不满的现状。” 
- 舍命陪君子- 成语解释:舍:舍弃;命;生命;陪:陪伴。 
 指不惜一切陪伴与跟随对方。- 成语出处:老舍《正红旗下》:“办婚丧大事的人往往倾家荡产,难道亲友不应当舍命陪君子么?” 
- 请君入瓮- 成语解释:君:人的尊称;瓮:陶制的大坛子。 
 一种口小腹大的大坛子。指就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对付她自己。-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周兴》:“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 不按君臣- 成语解释: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 -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一一一回:“解宝身边取出不按君臣的药头,张人眼慢,放在酒壶里。” 
- 避君三舍- 成语解释: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 
 指退让和回避。-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 恺悌君子- 成语解释:恺悌:平易近人。 
 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二年》:“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 大雅君子- 成语解释: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 
 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
 指有才德的人。- 成语出处:《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之矣。”《论语・八佾》:“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 独行君子- 成语解释:旧指士大夫的独特行为、操守,是一种美称。 -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寅初四年诏公卿举独行君子,司徒华歆荐之。文帝以为大中大夫,固辞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