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在中间的成语(共67个)
- 兄弟阋墙- 成语解释:指兄弟之间发生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阋:争吵;争斗。 -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兄死弟及- 成语解释: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后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 -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 
- 兄肥弟瘦- 成语解释:旧喻兄弟相爱,临难争死。 - 成语出处:《后汉书・赵孝传》:“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 
- 梨园弟子- 成语解释: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 成语出处:唐・王昌龄《殿前曲》:“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 高足弟子- 成语解释: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 
 成绩优异的学生。-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 难弟难兄- 成语解释:见“难兄难弟”。 - 成语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七卷:“然难弟难兄,亦何酷肖若此!” 
- 兄弟怡怡- 成语解释:兄弟和悦相亲貌。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成语解释: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 
 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0回:“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成语解释:阋:争吵;墙:门屏。 
 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兄终弟及- 成语解释:及:接替。 
 哥哥死了,弟弟接替。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 成语出处: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沾益州土知州安边,旧土官安远之弟,兄终而弟及者也。” 
- 私淑弟子- 成语解释:私:私下;淑:善。 
 对自己所敬仰而不能从学的前辈的自称。-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 兄弟参商- 成语解释:参商:参星与商星,两星不同时在天空出现。 
 比喻兄弟之间有隔阂、不和睦。-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 兄弟孔怀- 成语解释:孔:很;怀:思念。 
 兄弟之间非常思念。-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 昆弟之好- 成语解释:昆:哥哥。 
 像兄弟一样要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传》第九十二回:“今秦楚嫁女娶妇,结昆弟之好,三晋莫不悚惧,争献地以事秦。” 
- 佳弟子- 成语解释:佳:好,优。 
 指德才超群的晚辈。-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汝是我佳弟子,当不减阮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