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在中间的成语(共296个)
- 时政利病- 成语解释:时政:目前的政局;病:毛病,弊病。 
 当前政治方面的优点和弊病。- 成语出处:元《宋史・太祖纪一》:甲午,诏自今百官朝对,须陈时政利病,无以触讳为惧。 
- 爱人利物- 成语解释: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 
- 以利累形- 成语解释:为了谋取利益而危害身体。 -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让王》:“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 綦溪利跂- 成语解释:谓故作高深,立异离群。《苟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 
 ”王先谦集解:“綦溪,犹言极深耳,利与离同……离世独立,故曰离跂。
 ”一说,綦溪,邪径;利跂,利其歧途而不循正途。-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溪利跂,荀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 
- 牢甲利兵- 成语解释: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当此之时,非有牢甲利兵,劲弩强冲也。” 
- 伶牙利齿- 成语解释:伶:聪明,乖巧;利:流利,锋利。 
 口齿流利。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本来老实,不是伶牙利齿的人,薛姨妈说一句,他应一句。” 
- 名缰利索- 成语解释:缰:马缰绳;索:绳子。 
 比喻功名利禄如束缚人的缰绳和锁链。-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岂非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索么?” 
- 济人利物- 成语解释:谓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 成语出处:宋・朱熹《记外大父祝公遗事》:“公每清旦辄携粥药造之,遍饮食之而后返,日以为常,其他济人利物之事不胜记,虽倾资竭力无吝色。” 
- 寸利必得- 成语解释:寸利:微小的利益。 
 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成语出处: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 
- 开利除害- 成语解释:犹言兴利除弊。 - 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立后义》:“而所以有天下者,以为天下开利除害,以义继之也。” 
- 巧言利口- 成语解释: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 成语出处: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 损己利人- 成语解释: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 - 成语出处:明・李贽《与庄纯夫书》:“孝友忠信,损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 
- 蜗利蝇名- 成语解释:蜗牛角样的小利;苍蝇头般的微名。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 成语出处:金・王丹桂《春从天上来・赠首阳山李志朴》词:“既悟尘缘,罢爱海恩山,蜗利蝇名。” 
- 择利行权- 成语解释:权:权宜,因时因事变通办法。 
 指选择有利条件,采取应变措施。- 成语出处:《投笔肤谈・兵机》:“惟能因机而制变,择利而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