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拙的成语

拙的成语(共53个)

  • 大巧若

    dà qiǎo ruò zhuō

    成语解释: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 心劳日

    xīn láo rì zhuō

    成语解释:弄虚作假的人;用尽心机;百般掩饰;可是事情还是越来越不顺手。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成语出处:《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 口钝腮

    zhuō kǒu dùn sāi

    成语解释:比喻嘴笨,没有口才。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

  • 辞巧理

    cí qiǎo lǐ zhuō

    成语解释:文辞虽然浮华,但不能阐明道理。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公孙之白马孤犊,辞巧理拙,魏牟比之鸮鸟,非妄贬也。”

  • 将勤补

    jiāng qín bǔ zhuō

    成语解释:以勤奋弥补笨拙。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 弄巧成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成语解释: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愚笨。
    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 笨嘴

    bèn zuǐ zhuō shé

    成语解释:拙:不巧。
    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成语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 以勤补

    yǐ qín bǔ zhuō

    成语解释: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成语出处: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无别虑,笔不暂停。或毕景忘餐,或连宵不寐。以勤补拙,不遑自处。”

  • 嘴笨舌

    zhuō zuǐ bèn shé

    成语解释:嘴舌笨拙。形容不善于讲话。拙:笨;不灵。

    成语出处:清・随缘下士《林兰香》:“我亦并非处处都去留心,只是嘴拙舌钝,不敢轻易开口。”

  • 口夯

    xīn zhuō kǒu bèn

    成语解释:心思笨,又不善于说话。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谁都像我心拙口夯的,由着人说呢!”

  • 笨口

    bèn kǒu zhuō shé

    成语解释:没有口才,不善言谈。

    成语出处: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 时乖运

    shí guāi yùn zhuō

    成语解释:拙:劣,不好。
    时运不顺,命运不佳。指处境不顺利。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头折:“争奈我时乖运拙难前进,几时能够朝帝阙受君恩。”

  • 时乖

    yùn zhuō shí guāi

    成语解释:同“运蹇时乖”。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五折:“也是我运拙时乖,舍死的尽心儿奈。”元・王德信《四块玉》套曲:“莫不是你缘薄,都一般运拙时乖。”

  • 勤能补

    qín néng bǔ zhuō

    成语解释:勤:勤奋;拙:愚笨。
    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成语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 大直若屈,大巧若

    dà zhí ruò qū , dà qiǎo ruò zhuō

    成语解释:直:正直;屈:理亏;巧:灵巧;拙:笨拙。
    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很灵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