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的成语(共83个)
久违雅教
成语解释:违,分别不见。雅教,形容他人的教诲高尚而不俗气。全句是说许久未能聆听教诲。书信中常用的敬语。一般都写成久违 雅教,空一格,表示尊敬。
成语出处:刘长卿送皇甫曾赴上都诗:“东游久与故人违。”
科教兴国
成语解释:通过发展科学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弭耳受教
成语解释:弭耳:温驯的样子。
形容非常听话。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且等我收伏了这个贯索奴,作个引线,不怕那条孽龙不弭耳受教。”
名教罪人
成语解释:名教: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
指破坏封建名分礼教的人。成语出处:宋・袁燮《又乞归田里第一奏》:公论弗容,士友交谪,皆以为名教罪人,臣实惧也。
三教一体
成语解释: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一体:一家。
旧时认为三教形式不同,但同是一个本源。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五回:金丹舍利同仁义,三教元来是一家。
束教管闻
成语解释:谓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熊丸教子
成语解释:熊丸,药石,以熊胆制成的药丸。后世用来比喻贤母教子。
成语出处:新唐书柳公绰传:“母韩,即皋女也,善训子,故仲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嚼以助勤。”
言教身传
成语解释:既用言语来传授,又用行动来以身作则。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成语出处:李欣《老生常谈续编・再谈百年树人》:“不能以身作则,言教身传,没有正确的观点方法,打算‘精选勤育’新生一代,是做不到的。”
不屑教诲
成语解释:认为不值得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