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的成语(共230个)
乐业安居
成语解释: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见如今四海无虞,八方黎庶皆丰富,乐业安居。”
安心乐业
成语解释:指心绪安定,生活愉快。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六八回:“那二姐得了这个所在,以见园里姐妹个个相好,倒也安心乐业的,自为得所。”
安生乐业
成语解释: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成语出处:《汉书・严助传》:“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使之无穷。”
愀然不乐
成语解释:愀然:忧愁的样子。
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成语出处:《荀子・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及时行乐
成语解释:及时:抓紧时机。
抓紧时机寻欢作乐。成语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助人为乐
成语解释: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
成语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好善乐施
成语解释:好:喜欢;善:亲善;乐:乐意;施:施舍;把财产给别人。
指喜欢作善事;乐意施舍。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二》:“闻徽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乐道安贫
成语解释: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
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成语出处:《晋书・儒林传论》:“……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宣子方乐道安贫,弘风阐教:斯并通儒之高尚也。”
怡然自乐
成语解释:怡然:喜悦的样子。
形容高兴而满足。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鼓乐喧天
成语解释:鼓:弹奏。
喧天:声音大而嘈杂。
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成语出处:《五代史平话・汉史》:“笙歌聒地,鼓乐喧天。”
寻欢作乐
成语解释: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成语出处:清・吴梅《风洞山》附《先导》:“风尘倾洞,天地丘墟,这班人儿还要演起戏来寻欢作乐。”
极乐世界
成语解释:佛教指阿弥陀佛成道时所居住的乐土;是一块可以摆脱人间一切烦恼的净土。后泛指无忧无虑、快乐如意的理想境界。
成语出处:《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礼崩乐坏
成语解释: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成语出处: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与民同乐
成语解释: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伯乐相马
成语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成语出处:《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