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求的成语

求的成语(共252个)

  • 精益

    jīng yì qiú jīng

    成语解释:精:完美;益:更加。
    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美益

    měi yì qiú měi

    成语解释:益:更。
    美上更加求美。

    成语出处:清・陈天华《警世钟》:“一切陆军、海军、政治、工艺,无不美益求美,精益求精。”

  • 新益

    xīn yì qiú xīn

    成语解释:已经新了,还要求更新。

    成语出处:清・王韬《练水师》:“西国船制,日有变更,精益求精,新益求新。”

  • 仁得仁

    qiú rén dé rén

    成语解释: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甚解

    bù qiú shèn jiě

    成语解释:甚:很;解:了解;理解。
    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成语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闻达

    bù qiú wén dá

    成语解释:闻:有名望;达:显达。
    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成语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 诸己

    fǎn qiú zhū jǐ

    成语解释: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 降格以

    jiàng gé yǐ qiú

    成语解释:降:降低;格:规格;标准。
    降低标准来寻求或要求。指不坚持原来的要求和标准。

    成语出处:鲁迅《坟・灯下漫笔》:“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

  • 同存异

    qiú tóng cún yì

    成语解释:寻求彼此的共同处;保留彼此的分歧处。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 供不应

    gōng bù yìng qiú

    成语解释: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成语出处:《茅盾选集・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 人不如

    qiú rén bù rú qiú jǐ

    成语解释:仰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 七年之病,三年之艾

    qī nián zhī bìng , 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成语解释: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死中

    sǐ zhōng qiú shēng

    成语解释: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成语出处:《后汉书・公孙述传》:“述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

  • 死里

    sǐ lǐ qiú shēng

    成语解释:同“死中求生”。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合我师傅父女两人,费了无限精神,成全得我转祸为福,死里求生,重归故里。”

  • 梦寐以

    mèng mèi yǐ qiú

    成语解释:寐:睡着。
    睡觉做梦时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