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东的成语

东的成语(共328个)

  • 观西望

    dōng guāng xī wàng

    成语解释:向四周张望,察看动静。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6卷:“张公也慌张了,东观西望,恐怕有人撞见。”

  • 遮西掩

    dōng zhē xī yǎn

    成语解释:指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遮西掩,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

  • 偷西摸

    dōng tōu xī mō

    成语解释:指暗中干不正当的事。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30回:“她还是馋猫儿似的东偷西摸。”

  • 骂西

    zhǐ dōng mà xī

    成语解释: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这一丈青气忿忿的走到后边厨下,指东骂西。”

  • 一下西一下

    dōng yī xià xī yī xià

    成语解释:指做事无计划。比喻行动漂忽无定。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使木板子东一下,西一下,撺这一二百下子。”

  • 瓜,道茄子

    shǔ dōng guā , dào qié zǐ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那珍哥狂荡了一日回来,正要数东瓜,道茄子,讲说打围的故事。”

  • 山再起

    dōng shān zài qǐ

    成语解释: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成语出处: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 来西去

    dōng lái xī qù

    成语解释:谓行人来来往往。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关门柳》诗:“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 零西散

    dōng líng xī sàn

    成语解释:形容零落分散。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致萧允升庶子》:“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念方既已下世,先兄继之,射堂秋月,有若隔世,人生会合,何可常也!”

  • 挪西借

    dōng nuó xī jiè

    成语解释:指到处挪借款项。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6回:“来京引见的人,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不过也是东挪西借,得了缺再去还人家。”

  • 躲西藏

    dōng duǒ xī cáng

    成语解释:指到处躲避藏匿。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伐晋兴齐》:“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

  • 摸西

    tōu dōng mō xī

    成语解释:指小偷小摸。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那个弟子孩,不似好人,偷东摸西,打发他去了吧。”

  • 食西宿

    dōng shí xī sù

    成语解释:比喻贪婪的人唯利是图。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 狮吼

    hé dōng shī hǒu

    成语解释:河东:古郡名。
    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四贤记・挑斗》:“鹭鸶行状黄昏后,也曾闻河东狮吼。”

  • 奔西走

    dōng bēn xī zǒu

    成语解释:到处奔跑。形容四处奔忙或为某个目的而四下活动。也形容到处逃窜。走:跑。

    成语出处: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