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摇的成语

摇的成语(共112个)

  • 目夺

    shén yáo mù duó

    成语解释:形容心神荡漾,目光被吸引。

    成语出处:冰心《往事》:“我神摇目夺的凝望着:近如方院,远如天文台,以及周围的高高下下的树,都逼射得看出了红、蓝、黄的颜色。”

  • 神魂

    shén hún yáo dàng

    成语解释:形容心神恍惚,难以把握。亦作“神摇魂荡”、“神魂荡扬”、“神魂飘荡”。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沈将仕看见李三情状,一发神魂摇荡。”

  • 心荡神

    xīn dàng shén yáo

    成语解释:谓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谓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猛然一见,不觉心荡神摇,精魄已失。”

  • 胆战

    xīn yáo dǎn zhàn

    成语解释:战:发抖。
    形容内心十分恐惧、害怕。

    成语出处:宋・袁燮《絜斋集・书赠吴定夫》:一旦闻金革之事,则心摇胆战。

  • 锣打鼓

    yáng luó dǎ gǔ

    成语解释:又敲锣,又打鼓。比喻大声张扬。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既是你乔亲家爹主主张,兑三百二十两,抬了来罢,休要只顾摇铃打鼓的了。

  • 吻鼓舌

    yáo wěn gǔ shé

    成语解释: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泛指卖弄口才。

    成语出处:宋・陈亮《辩士传序》:“一时鲜廉寡耻之徒往来乎其间,摇吻鼓舌,劫之以势,诱之以利。”

  • 铃打鼓

    yáo líng dǎ gǔ

    成语解释:摇动着铃,敲打着鼓。比喻大声张扬,喧哗吵闹。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既是你乔亲家爹主张,兑三百二十两,抬了来罢!休要只顾摇铃打鼓的了。”

  • 头幌脑

    yáo tóu huǎng nǎo

    成语解释:见“摇头稾脑”。

    成语出处:鲁迅《前记》:“《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以来,很使老牌风月文豪摇头幌脑的高兴了一大阵。”

  • 头掉尾

    yáo tóu diào wěi

    成语解释: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六: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谁家齑瓮里淹杀?

  • 首吐舌

    yáo shǒu tǔ shé

    成语解释:摇着头,咬住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良久,乃摇首吐舌道:‘长公子太不良了。’”

  • 唇弄舌

    yáo chún nòng shé

    成语解释: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成语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100回:“你休要摇唇弄舌,你纪大太爷是安善良民,守分百姓,岂可同贼人为伍?”

  • 山振岳

    yáo shān zhèn yuè

    成语解释:岳:高大的山。
    把高山都振动了。形容气势很大。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一直到了宁国府前,只见府门大开,两边灯火,照如白昼。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

  • 曳多姿

    yáo yè duō zī

    成语解释:形容摆动的姿态变化多,优美动人。

  • 首咋舌

    yáo shǒu zhà shé

    成语解释:咋:咬住。
    摇着头,咬住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莫说顾夫人是个女娘家,就险些儿吓得死了,便是一家人在那里守尸的,那一个不摇首咋舌。”

  • 笔弄舌

    yáo bǐ nòng shé

    成语解释:耍笔杆,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