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积的成语

积的成语(共147个)

  • 土为山,水为海

    jī shuǐ wéi shān , jī shuǐ wéi hǎi

    成语解释: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

    成语出处:《荀子・儒效》:“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 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jī cái qiān wàn , bù rú bó jì zài shēn

    成语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 习生常

    jī xí shēng cháng

    成语解释:指积弊已久,习以为常。

    成语出处:晋・左思《三都赋》序:“且夫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而论者莫不诋讦其研精,作者大氐举为宪章,积习生常,有自来矣。”

  • 甲山齐

    jī jiǎ shān qí

    成语解释: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 重不反

    jī zhòng bù fǎn

    成语解释: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三山存业〉序》:“当明之初,以科目网罗天下之士,已而诸科皆罢,独以时文相尚,而进士一途遂成积重不反之势。”

  • 薪候燎

    jī xīn hòu liáo

    成语解释:比喻自取灭亡。燎,火炬。

    成语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尔朱荣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长戟指阙,所谓穷辙拒轮,积薪候燎!”

  • 重不返

    jī zhòng bù fǎn

    成语解释: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故余谓偏伐阳者,韩非刑名之学;偏补阳者,商鞅富强之术。初用皆有功,积重不返,其损伤根本则一也。”

  • 居奇

    tún jī jū qí

    成语解释:谓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

    成语出处:邓子恢《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通过重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屯积居奇,贱买贵卖和充斥市场的洋货,吸吮着闽西人民的鲜血。”

  • 简充栋

    jī jiǎn chōng dòng

    成语解释:书简堆积,充塞屋子。形容文章极多。

    成语出处:清・方苞《万年宝历颂》:“窃惟我皇上盛德崇功,嘉言善政,虽积简充栋,未能殚尽。”

  • 非习贯

    jī fēi xí guàn

    成语解释:指错误长久沿袭,已成习惯。贯,通“惯”。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序》:“至于俗间行语,众所共传,积非习贯,莫能原察。”

  • 善成德

    jī shàn chéng dé

    成语解释: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
    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沙成塔

    jī shā chéng tǎ

    成语解释: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

    成语出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 愆戾山

    qiān lì shān jī

    成语解释:愆:过失;戾:罪过。
    罪过很多,累积如山。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刘封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臣委质以来,愆戾山积。”

  • 微致著

    jī wēi zhì zhù

    成语解释:积:集聚;微:细微;著:显著。
    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疾廖》:“积微致著,累浅成深,鸿羽所以沉龙舟,群轻所以折劲轴。”

  • 习成常

    jī xí chéng cháng

    成语解释:积习:长期的习惯;常:普通,平常。
    一种做法长期去做便成为惯例,被视作正常。

    成语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暑亵薄日,自使人黑,积习成常,以黑为美。”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